|
![]() |
2016年的高考已經落下了帷幕,在全國作文題目公開就引起了各方討論。從100分到98分,挨一頓揍,盡管依然優秀;從55分到61分,得一個吻,盡管仍然差勁。這看似荒誕不經,卻又常伴左右。這是度量的尺度不同而所造就。
這不僅僅是一道高考題,也同時值得LED屏企去思考,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LED屏行業同樣這樣,不同人有不同的標準,因而造就了不同的產品,行業甚至參差不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究竟哪個才是理的所在呢?LED屏行業的度量標準在哪?
放眼望去,無論是LED屏,還是LCD屏、DLP拼接,當前整個行業都似乎缺少行業標準這把尺子,行業標準缺失、標準滯后成然已是LED產業發展的瓶頸。之前筆者走訪了一家做高亮液晶屏的企業,他們就很苦惱,行業缺少液晶屏的尺寸標準,每當客戶需要不同的尺寸,也只能在別的尺寸上切割,這樣不僅耗費材料和設備,切割也容易造成屏的損壞;如果行業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樣產品放之四海而皆準,就不用切割,直接套用,這樣不僅僅是優化產品,而且對于整個行業也是質的飛躍。
要想行業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就應當有個行業統一標準在這維護,盡管LED顯示行業已有了《led顯示屏通用規范》、《led顯示屏測試方法》、《體育場館用led顯示屏規范》這些標準,可是對于快速發展的led顯示屏,顯然標準是無法跟上發展的速度。當前,LED屏已經廣泛用于各個領域,如交通、樓宇、教育、廣場、零售等。那這些領域的LED屏又應該用何標準呢?生產者又該如何造出符合需求的優質產品?消費者又如何評定產品的優劣呢?
每個行業都會有害群之馬,這是無法避免的不爭事實。尤其是LED屏行業入行門檻低,新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有的只為了短期的利潤驅使而進入LED屏行業的,沒有自己獨有的技術和產品,一味地克隆和劣質制造,將使行業混亂無序、魚龍混雜、真偽難辨,長此以往,終會把LED屏行業帶入到深淵中,優質的LED屏企受到一頓挨揍,濫竽充數的卻在嘗獲甜頭后逃之夭夭。
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LED屏也迎來了重要的戰略機遇期,能否適應好“新常態”,能否邁好市場化的步伐,考驗著LED屏企的智慧。行業標準缺失、規范滯后,無疑不是長久之計,也不是一個健康有序發展的行業的應然狀態,加快制定完整行業標準規范體系正當其時。
此時不立,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