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6已悄然走過了二分之一,回顧這半年的led顯示屏市場,經歷了2015年的低潮期,行業悄然地走出了低谷,應用規模仍維持一個相對穩定快速增長趨勢,尤其是隨著小間距led顯示屏技術的成熟,led顯示屏應用將逐漸從室外超大尺寸顯示應用走向室內,應用領域顯著拓寬,行業的大市場也煥發了新的活力。
小間距大行其道 蔚然成風
說起LED今年的市場,筆者認為,就不能不提小間距LED市場了,從之前的小打小鬧,到2016的大行其道,LED小間距之風可是正刮得起勁。
在4月份的Infocomm China上,小間距的閃亮登場秀亮了展會,從13年的屈指可數到2016年12家參展商。包括洲明、利亞德、上海三思、艾比森等紛紛展現了小間距LED顯示產品以及基于小間距的服務方案等。而在行業的系列國內外展會上,小間距都已經成為了展示的重點,展會的明星產品。小間距正以其無拼縫、優秀的顯示效果、持續的半導體技術等優勢,影響著LED顯示的發展。
小間距除了在國內領軍企業中大受寵愛、如火如荼之外,之前對小間距并不看好的國際顯示屏企都開始紛紛矚目小間距,爭搶著抓住小間距LED市場的空前發展機遇。6月初的美國infocomm國際行業展會上三星、松下、NEC、飛利浦等全球的工程顯示巨頭也紛紛拿出自己小間距LED產品進行展出。
盡管現在小間距LED還受價格、技術的限制無法在民用市場廣泛應用,商顯市場仍以LCD、DLP為主覺,但是小間距LED發展仍然勢不可擋。小間距LED在國內市場的政府機關、軍隊安防、廣電演播、視頻會議等領域都已經樹立了一批標桿案例,給各行業用戶展示了完整的拼接墻無縫解決方案。此外海外市場已經用實際行動給予了小間距LED的充分的接受度。歐美的一些集成商已經把中國制造的小間距產品應用在演播室、購物中心、體育館等場所。三星、松下、NEC、飛利浦等電子巨頭也通過OEM或者自主生產的方式進入了這一領域。隨著技術的日臻完善,小間距顯示屏顯示精度完全滿足近距離觀看的需求,在顯示效果、能耗、維修成本等都有著全面優勢。小間距led顯示屏廣泛應用于各領域,展現極致視覺效果只是時間的問題,以目前已逐步侵蝕DLP和LCD的市場份額來看,小間距LED已經蓄勢待發,未來的市場將成為顯示市場的主導。
海外市場一片蔚藍 屏企紛紛走出去
當前,經過多年的發展和不斷的新企業加入,國內LED顯示行業迅速成長,led顯示屏企業實力顯著增強,同時國內市場已經是產能過剩、供過于求的現狀,市場的同質化、白熱化的價格競爭已讓不少的LED屏企紛紛從國內市場中抽出一只腳來,尋找另外的發展領土;而在找尋之中,不少企業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并參與到全球化的市場競爭中來,找到企業發展的新空間。例如,利亞德子公司PLANAR,去年海外訂單達到5.52億元,同比增長60.46%;洲明去年營業總收入、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35.00%、86.32%、85.36%,其中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海外市場盈利的持續走高。
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物聯網+模式正改變著社會的格局,海外對led顯示屏的需求越來越旺盛,這個大市場應是中國屏企國際化發展的重大推動力之一。西歐及北美在小間距LED應用方面擁有巨大的潛力。而“十三五”規劃將“一帶一路”作為我國未來發展和對外開放的主要戰略,這也使得“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如俄羅斯、東南亞、捷克等的新興市場成為我國LED產品出口的新藍海,是LED企業進入中亞和東歐市場的重要門戶。
而筆者認為,LED屏企進軍海外市場,一方面,隨著產能的快速擴張,本土市場已經不能完全消化這一日益膨脹的產能,進軍海外市場是必然選擇;另一方面,企業當前無論是從產品還是技術、創新上均已走在世界前列,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自信正在一步步地建立起來。同時,走向海外大市場,還能促進企業在創新之路上越走越牢固。由于歷史文化和價值觀等不同,國外的市場更注重于產品的質量和實用,這與國內市場的“物美價廉”需求迥然不同。而企業走進海外市場,必然要入鄉隨俗,在產品質量、應用服務上進行更多的創新和調整,打造核心的競爭力,才能夠接地氣融入市場獲得認可。反過來,企業為了海外市場而不斷創新,這一過程又能不斷給企業帶來發展的動力,創新成果反哺著企業發展。
盡管LED屏企開拓國際市場是一個主流趨勢,海外大市場的大蛋糕也分外誘人,不少企業選擇積極投入海外市場;但是,走出去也承擔著跟大的風險,企業在出走前也應該充分評估迎接風險的抵抗力了,是否能有戰勝困難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