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產業內,自小間距技術誕生以來,革命性的技術創新,對于led顯示屏這種耐用產品來說,就是一道瓶頸。當然,這并不是說業內沒有創新。事實上,在行業發展過程中,創新是無處不在,涉及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多個環節。但這并不意味著“創新”是所有LED屏企的“救命稻草”,尤其是在當前行業技術創新進入“無人區”的時候,LED屏企的創新更需要慢火燉,從基礎開始的持續性投入,這樣才有機會實現產品的“革命性創新”......
國內產業發展進入“無人區”
眾所周知,我國的led顯示屏產業入行門檻低,這為“發展時間短、技術底子薄”的中國企業,在業內的突破和超越提供了機會的同時,也注定了,led顯示屏行業容易出現同質化的惡戰,以及整個市場需求的飽和度偏高。
行業過去快速崛起的發展過程中,除了利用中國特有的產業鏈完善和制造成本低等優勢外,更重要的是行業的技術門檻偏低,大眾化的led顯示屏產品很容易進行模仿和復制,甚至在模仿基礎上的微創新也不復雜,甚至通過本土化創新和本土化營銷以及降價后,更容易搶奪市場份額。
然而隨著國內led顯示屏產業的發展壯大,無論是在市場或是技術方面,其他外資企業已經不具備借鑒意義,國內屏企只能通過自己的力量向技術創新要未來,甚至陷入發展的“無人區”,沒有借鑒和參考。
放慢創新速度,求質量
事實上,led顯示屏產業內有多巨頭早已開始“多條腿”走路的方式,不再把企業的利潤局限于led顯示屏的生產制造、銷售,開始走體育、照明、文化等多種跨界的發展道路。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led顯示屏產業的技術創新和迭代空間,已經越來越小了,革命性的產品出現概率越來越小,帶來的終端市場整體飽和,以及競爭白熱化、同質化泥潭中的低價格亂戰。
比如說,業內被認為是下一代顯示技術主流方向的小間距,這項技術火爆已有幾年,但是至去年小間距的市場才開始真正進入爆發期,而具體運用方面來講,還尚未成熟,更令人擔憂的是,在上游燈珠產能過大以及下游企業數量眾多的雙重壓力之下,小間距價格的降低可能會出現大幅跌價現象,尤其是很多沒有自己獨特優勢的小間距產品在市場爆發后,只能依靠低價來搶市,很容易把小間距市場推向惡性價格戰的泥淖。
另一方面,雖然中國led顯示屏產業在世界市場領先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從技術創新領域來看,中國LED屏企的創新,目前更多的還是聚焦于產品的應用層面,無論是智能LED顯示產品,還是細分領域的創新產品,本質上是基于顯示場景的應用創新。反而忽略了顯示技術的底層基礎創新方面。從這一層面來講,接下來的顯示技術、產品創新更
要放慢速度,回歸本質。
對于目前處于轉型升級時期的中國LED屏企來說,追求革命性、顛覆性的技術創新,方向沒有錯、愿景也值得肯定但是,在涉及科技、產品和運用、方案等方面的創新上一定要進行層次性的差異化細節。要清楚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既要關注終端市場的應用性技術的創新空間,同時也不能放松顯示技術基礎性、革命性技術創新大。千萬不能陷入為了創新而創新的泥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