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直以來,產品同質化、行業抄襲模仿現象嚴重都是制約著中國led顯示屏行業發展的桎梏。作為led顯示屏生產制造大國,中國雖擁有著眾多led顯示屏高新技術企業,然而現實是假冒偽劣產品的負面影響越來越深,國內LED屏企的維權之路卻愈見艱難......
而近日關于“打假”的政策福音頻傳:那邊,總理在兩會記者會上剛剛向全國人民呼吁,為優質產品"點贊"、把不良奸商"拉黑"。這邊,國務院就印發《關于新形勢下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以下統稱《意見》),部署進一步加強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部署進一步加強打擊侵權假冒工作,保障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深入實施,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將對侵權假冒商品的生產、流通、銷售形成全鏈條打擊。
這對于led顯示屏行業來講無疑是一劑“良藥”,一直以來,打擊假冒侵權產品及其商家就是困擾行業的難題:
首先,led顯示屏行業過于細分化,從上下游產業鏈到確切產品的功能、外形等等,都存在被抄襲、被侵權的現象,對于那些被抄襲的企業來說,國內的維權之路實在是不好走;
其次,中國led顯示屏行業的成長模式比較“野蠻”,行業從來沒有能通用的正式產業標準或者是規范制度,因此行業的“專利”雖然不少,但能達到的制約效果卻甚微,再加之專利維權所需成本過高也讓很多被侵權的屏企望而卻步;
最后,近些年行業不斷增加了很多小規;蛘呒冑Q易型企業,他們大多不以技術研發為先導,面對市場激烈的競爭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所帶來的雙重壓力,不惜以犧牲質量去“模仿”業內其他屏企的優秀產品,靠價格戰進行競爭,這種盲目的市場策略以及低端競爭,加重了整個led顯示屏市場混亂無序、難以管理,也造成終端市場假冒偽劣產品增多,讓很多終端客戶深受其害(產品質量不過關,使用效果差,且存在危險性,比如起火等等)……
此外還有眾多復雜因素,造成led顯示屏行業假冒偽劣產品眾多。縱觀這幾年業內對于各種產品抄襲、仿冒現象的處理結果,多是“口頭警告”,很少上升到對簿公堂,究其原因無外乎是“閻王好惹,小鬼難纏”。(去年國星光電、齊普光電等屏企都曾公開發文,痛斥行業抄襲者,并予以警告。
全鏈條打擊,看上去只是短短五個字,卻透露出政府監管部門對于侵權假冒產品的治理思路。那就是出狠招、出重拳、長抓不懈。通過將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并舉,還要通過建立誠信檔案和黑名單扶優除劣,一邊鼓勵優質產品的銷售,另一邊嚴打假冒山寨產品。
而隨著《意見》進一步實施,相信那些"生產制造銷售"假冒山寨led顯示屏的廠商們,接下來就要徹底斷掉這一念頭,必須要加快轉型的步伐,優化自己的企業,洗腳上岸從良;同時,這一舉措也將會進一步推高行業的進入門檻和競爭水平,從根源上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精品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