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設以突破城市發展瓶頸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構建智能化的基礎設施切入,統籌規劃,逐步落實。其中智慧交通已被認為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進而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實現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智能化和促進交通運輸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在智慧城市的建設浪潮中,“互聯網+交通”處于排頭兵位置。然而,目前交通領域的“互聯網+”建設面臨著一個問題,即把“局域網+”當做“互聯網+”,各自為戰,沒有數據之間的互相打通融合,形成了局域網孤島。如果把“互聯網+交通”比作一個人,停留在“局域網+”就相當于缺乏神經中樞,沒有一個能進行集合信息、作出決策的“城市交通大腦”。
智能交通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簡稱ITS)是指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衛星導航與定位技術、電子控制技術以及計算機處理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于整個交通運輸管理體系,而建立起的一種在大范圍內、全方位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運輸和管理系統。其目的是使人、車、路密切配合達到和諧統一,發揮協同效應,極大的提高交通運輸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交通運輸環境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未來交通的終極目標,應該是打造“城市交通大腦”,這也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理念發揮到極致的形態——所有道路、車輛、乘客信息都接入系統,采集、調度、管理等都由“城市交通大腦”指揮完成:城市車輛基本無人駕駛;交通管理系統基本無人操作,人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就像感覺不到擁堵的存在。如果擁有這樣的“大腦”,未來我們的城市出行效率和道路安全性將大大提高。期待更多的主體參與進來,讓我們盡早看到“城市交通大腦”的誕生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