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LED行業經歷了持續不斷的漲價,品一照明和瑞古電源在激烈的競爭中倒閉,國際巨頭歐司朗賣了朗德萬斯,GE照明也退出了中國市場。新的一年,LED行業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近日絕大多數LED上市公司已經披露了2016年業績快報,通過統計32家LED上市公司業績快報數據,LED行業5大領域特色明顯。
LED芯片領域
行業龍頭三安光電還未披露財報,但是三安光電2016年1-9月三安已實現營業收入44.8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14.96億元,龍頭地位仍舊穩固。從營收角度來看德豪潤達以40.53億暫列頭名,澳洋順昌以19.89億次之,華燦光電和乾照光電營收分別為15.82億和11.5億;然而華燦光電的凈利潤高達2.67億,德豪潤達的凈利潤只有0.30億。從臺灣地區的供給角度來看,這個行業收縮比較明顯。以臺灣晶電為例,2015年至2016年累計減產25%。旗下MOCVD已經從500臺降至不到400臺,下降幅度比較明顯。從工廠來看,公司宣布關閉臺灣和大陸各一處廠房,產能收縮比較明顯。另外,CREE的公告顯示,該公司高功率晶片減產25%。從國內方面的攻擊角度來看,企業的退出也比較明顯。一方面,由于降價以及環保風暴,大批中小企業退出。根據統計數據,2016年年底,廣東一大批LED企業被關停和整改。另一方面,國內的龍頭企業加大了并購的能力。不管是產業鏈內部還是外部,整個的并購在不斷加速。從需求角度來看,預計2017年LED芯片有效產能不足8500萬片,而需求超過9300萬片,有800萬片左右的供給缺口,整體芯片供不應求。
LED封裝領域
數據顯示,封裝企業大多數企業盈利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單就LED業務來看,木林森的營業收入高達55.20億,凈利潤也達到了4.73億的成績。但是封裝領域企業數量的收縮比較明顯,數據顯示到2020年封裝企業將僅剩下500家左右。封裝的企業收縮會比芯片企業更加明顯,在這兩個領域企業數量收縮的過程中,行業集中度在提升。2017年木林森發起了首輪漲價潮,隨著LED下游應用不斷拓展以及市場滲透率逐步提升,中游封裝廠擴產減緩以及下游應用需求擴大等因素,預計此番漲價仍將持續,但是高附加值的產品將帶來一定的增量空間。
LED照明領域,
LED已成為照明的主流光源。數據顯示,去年我國LED照明產品國內市場滲透率達到42%,同比增長10%,其中國內LED照明產品產量約80億只,同比增長33%;內銷產品約38億只,同比增長35%。在龐大的市場需求刺激下,各大下游LED照明應用企業均處于盈利狀態。從統計數據上看,雪萊特及金萊特在過去一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出現下滑;而去年剛上市的歐普照明以54.77億的營收成績高居行業前列。2016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整體產值達到5216億元,較2015年同比增長22.8%。隨著我國“禁白令”的嚴格實施,LED照明的市場滲透率也將進一步提升,企業若能順勢而上業績將能得到較大增長。
led顯示屏領域
目前應用市場規模最大的為照明領域,其次是背光應用和顯示屏。其中顯示屏應用規模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尤其是隨著小間距led顯示屏技術的不斷成熟,led顯示屏應用將逐漸從室外超大尺寸顯示逐步走向室內應用。應用領域的快速拓展使led顯示屏在整個下游應用產業鏈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一線品牌企業過去雖然在產線、渠道以及品牌建設方面持續發力,但行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格局依然明顯,全年led顯示屏主業營收過10億元的企業不超過5家,大部分企業的營收在億元以下。利亞德、聯建光電、洲明科技、艾比森、雷曼股份以及奧拓電子是led顯示屏應用領域的實力最強的六家公司。從六家企業的業績快報中來看,利亞德仍一枝獨秀,營收達到43.76億;聯建光電、洲明科技以及艾比森緊隨其后,營收均超過10億,成為利亞德最有有力的競爭對手;而雷曼股份和奧拓電子營收相對較弱。
LED驅動領域
成功IPO的LED驅動企業數量并不多,目前大陸僅茂碩電源和英飛特成功在創業板登陸資本市場,伊戈爾電氣仍在中小板排隊。截止今日,英飛特和茂碩電源均已披露2016年業績快報。從數據上來看,2016年英飛特和茂碩電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56億和12.83億,兩家公司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有23.82%和86.28%的下滑,企業急需尋找新的贏利點,比如目前驅動電源的兩大主流趨勢光引擎和智能化。
從多家LED上市公司業績快報數據來看,多數LED企業都在盈利,且盈利能力持續增強,LED行業回暖的信號越來越強烈。同時,行業“寡頭”模式更加明顯,在各個領域,均出現“超級企業”。上游的三安光電、中游木林森以及下游應用的歐普照明和利亞德,都在各自的領域各展所強。從數據上來看,LED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加強,中小企業生存空間越來越狹小,因此中小企業需結合自身特點,發揮自身優勢做到更加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