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云計算和大數據快速發展的今天,智慧城市的角色已經把整個城市當中的政府職能、城市管理以及民生、經濟等等很多方面串聯起來,智慧城市當中也通過采用信息化、物聯化以及智能化等科技方式將社會經濟以及城市綜合管理協調發展起來,并且進行統一的整合和充分的利用,這對于我們這些普通用戶來講是智慧城市帶給我們最落地的感受。
智慧城市建設軌跡
現在之所以國家從政策端大力推進智慧城市的建設,其本質上就是因為智慧城市代表了一個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水平,有很多業內專家表示,“互聯網+”真正的內涵是融入了無所不在的應用和服務,造就了無所不在的應用創新。“互聯網+”的實質就是信息的互聯互通。“互聯網+政府”=智慧政府;“互聯網+管理”=智慧管理;“互聯網+企業”=智慧企業;“互聯網+民生”=智慧民生;“互聯網+城市”=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從另一角度來分析,其也是一個城市數字化發展的高級階段,是在數字城市網絡化與地理空間數字化技術應用的基礎上,進一步應用自動化與智能化科技,將智慧城市中政府信息化、城市管理信息化、社會民生信息化、企業經濟信息化有機地整合為一體。通過智慧城市物聯網和云計算中心,集成整個城市所涉及的社會綜合管理與社會公共服務資源,通過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方式,讓城市中各個功能彼此協調運作。
放眼我國現在所進行的智慧城市建設,就是通過以更透徹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聯互通以及更深入的智能化為根本依托,來對各類智能技術以及產業進行高度的整合,這被很多專家稱之為具有中國特點的智慧城市發展軌跡。電子政務促進政府管理、智能化技術推動城市現代化管理模式的改變以及智慧城市在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生活質量等諸多方面都帶給我們全新的改變。
智慧城市是如何規劃的?
談到這個話題就不能不說說智慧城市發展的整體目標是什么,首先,對于智慧城市來說,管理城市發展以及服務民生是最根本的出發點,其次就是信息化技術對于城市管理方面的結合和創新應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就是通過知識體系建設以及智慧城市總體框架的建設來推動成哥城市各方面的全面發展。
智慧城市頂層規劃編制的要點是采用系統工程理論的科學方法,對智慧城市整體框架體系進行規劃。在規劃內容上更關注信息體系、數據資源、基礎設施與行業各業務平臺及應用系統相互之間的關聯、互聯互通和系統集成。在規劃需求調研時要特別關注已建、在建和未建信息系統間的兼容性和約束性。要將指標體系和成果評估體系結合在統一的建設需求總體框架內。
智慧城市囊括了我們城市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其中涵蓋了包括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金融等等很多內容,這些方方面面組成了整體城市生活當中的基本框架,通過信息化技術以及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的融入,智慧城市未來將帶給我們這些普通用戶更加落地,更加接地氣的實際改變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