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長遠,文化為魂,品牌塑造,文化為本。企業文化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華為總裁任正非曾經說過,物質資源都會枯竭,唯有文化才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優秀企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其獨一無二的企業文化。然而,在當今,很多企業以盈利作為企業的發展力,卻把文化漸漸表層化了,更多的是“口頭”上談企業文化、在形式上秀企業文化,而真正能打造企業深層的文化,把文化落地的企業寥若星辰。
企業文化到底該是怎樣一種東西,這是很多企業管理者最想搞明白的事情,然而這個問題一旦沒有搞懂,就盲目制定出來的企業文化基本都是跟風的,或者東拼西湊,沒有接企業的地氣,跟風而不適合本企業的文化,是很容易給企業造成很大危害的,甚至會是提前結束企業的生命。
物質文化:
這個是企業最外層的表層文化,距離企業文化的核心和本質也最遠。比如名稱、商標、產品、宣傳手冊、廣告、辦公環境以及員工服飾、員工精氣神等。在這個層次,顯示的是企業的精神面貌,企業披上的金裝,它們往往是可以被外界可聽、可見甚至是可以觸摸得到的,在這,往往能顯示的是企業對外的第一印象,盡管離靈魂中心遙遠,可是由內而發而的氣質企業終究會在物質層次顯示出內在豐富而深厚的涵養,在世界企業競爭中獲得較高的印象分。
制度文化:
這一層次主要是企業組織結構和企業管理制度。無規矩不成方圓,企業制度是維系企業能良好運轉、賴以生存的重要保證。然而,企業的制度不能是原封不動的復制,畢竟企業的發展各不相同,制度的制定要是從公司的需求和實際出發,否則制度只是形式上的存在,被鎖在抽屜里而被漠視,這樣的制度有等于無。
精神文化:
這是企業靈魂所在的核心層,由表面層層抽絲剝繭,才能窺見到企業的精神所在。包括企業的愿景、宗旨、追求、價值觀和經營理念等一切虛幻的東西。雖虛無縹緲,但卻又是神一般的所在。企業的基業常青,長久發展,也就看這一精神層次的文化是否牢固和長久。在商海沉沉浮浮是常有之事,企業一時所面臨的困難和失敗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企業內部深處的精神敗壞而沒有察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只有靠文化,靠精神去感召,引導,教育、凝聚、激勵人,用企業文化統一人們的思想,人對企業有認同感和歸屬感,企業才有發展的堅實基礎。
《禮記》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于企業而言,自身文化建設好,方能管好企業這個“家”,家好才能有能力和精力在市場中劃分天下,獲得笑看風云變幻的從容和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