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陽光明媚的7月,好似變成了LED人的魔咒。繼品一照明、中宙光電被曝出破產倒閉之后,7月11日瑞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也宣布破產清算。7月19日和20日,德力普光電和中山同濟科技照明又接連傳出破產清算的消息。
雖然行業洗牌已近尾聲,LED產業格局大者恒大的態勢已經確立,大企業投資并購玩的風生水起,但是一月之間數家LED企業接連倒閉的消息仍令人扼腕嘆息。這也暴露出LED產業風光背后,利潤難賺的事實。
綜上幾家企業倒閉的原因,多是因為資金鏈斷裂。瑞谷科技給出的破產原因是經濟不景氣,制造業經營困難,無奈卷入倒閉潮。中山同濟科技照明因經營不善,欠供應商貨款六百余萬無力支付,公司員工工資也發不出。德力普光電表示,由于產能過剩和行業三角債導致公司資金周轉困難,決定內部清理和召開供應商進行債權申報和清算。
過去幾年,隨著大量資本涌入,LED行業一直供過于求。行業技術含金量相對較低,產業步入拼低價、拼規模的時代。然而,拼低價、拼規模的發展模式需要巨大而持久的資金支撐,一旦在資金的某個節點稍有阻滯,整個發展模式就會分崩離析,企業就會陷入危險境地。尤其是中小企業,沒有良好的資金儲備和經營策略,更容易遭遇倒閉的風險。
大企業通過規模化降低成本,加上品牌效應,兼容并購拓展產業布局,尚可占領市場,獲取利潤。但中小企業如果不能立足產品本身,把握質量,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價值,就很容易被市場淘汰。
經過這幾年的飛速發展,LED行業已進入最后的洗牌階段,預計今年還會有更多的LED企業無奈退出市場。究其原因,沒有掌握關鍵環節和核心技術;盲目投入價格戰惡性競爭;公司決策失誤、盲目擴張;運營成本上漲等,都有可能成為壓垮LED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回顧現在的LED行業,大浪淘沙始得金。還能在這個行業穩穩矗立的,無一不是堅持品質及信譽的良心企業。常言到,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在LED產業高增長大潮衰退的今天,LED企業必須堅守底線,合力創造出一個良性的生態環境,才能迎來行業的春天和自我的春天。希望行業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堅持。在此,向那些仍堅守實業制造業的LED企業點贊!尤其是那些LED中小企業們,更值得尊敬!
(來源:每日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