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影響小間距LED屏產品市場發展的各種因素中,價格是最關鍵的因素,但是卻不是唯一因素。小間距LED行業做大做強更需要不斷的全面的技術創新。
第一, 接縫指標依然是小間距LED屏行業的關鍵技術方向之一。但是,實現更低接縫指標,不僅需要小間距LED屏行業終端企業的努力,更需要上游燈珠市場的給力:只有更小尺寸的燈珠產品實現足夠成熟穩定和規模化的量產,小間距LED屏的間距控制才能不斷向前發展。這種上下游聯動的市場規律,決定了小間距LED屏在更小間距產品的發展上,必然需要更多的時間磨合。例如,未來0505燈珠將是1毫米以下超小間距LED屏行業最主要的競爭點。
第二, 缺陷率技術的進步。小間距LED屏的燈珠密度遠高于一般LED應用系統。而顯示應用,比較一般的照明等對點缺陷的容忍度卻更低。這實際導致,小間距LED屏整機技術的核心就是圍繞“點缺陷”在轉。在小間距LED屏的制備中,PCB電路板、電路板打孔、錫膏印刷、插片、貼片焊接等都會顯著影響其缺陷率指標。通過材料、工藝過程、修復技術等系統化的產業進步,達到更低成本下、更小的產品缺陷概率、更高的長壽命穩定度,是小間距LED屏在更多領域獲得市場認可的關鍵。
第三, 綜合視覺效果技術的發展。這包括例如3D顯示技術的發展,抗畫質顆粒化光學技術的發展,有效的色彩、亮度和對比度一致性、寬范圍調整技術的發展,以及驅動IC、應用功能性計算IC與軟件設計的發展等都是小間距LED屏的很好的創新方向。
第四, 在超小間距產品上,LED屏行業需要全產業鏈創新。包括超精細大尺寸印刷電路板、電路板的開孔技術、錫膏印刷技術和輔助金屬蔭罩、貼片插片工藝精度、焊接工藝、超高密度散熱設計、箱體組裝精度、屏體組裝精度、驅動IC對亮線,暗線的調整設計等都面臨一個巨大的“跨越”,甚至是說很多設備都需要“重新開發”、很多工藝細節都需要長期摸索。可以說超小間距LED是LED屏長期發展方向,也是行業困難所在。超小間距產品整體工藝鏈上除了LED燈珠較為成熟外,其他方面都面臨技術創新問題。
綜上所述,小間距LED屏依然是一個新興行業和應用產品,其技術進步的空間依然巨大。觀察最近三年小間距LED屏產品的市場發展,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價格變化與市場增長、主流產品技術標準的進步之間有著必然同步過程。即產品價格下滑20%,市場規模成長80%,主流技術標準躍升一個量級(接縫指標縮小20%)。未來,小間距LED屏行業,市場規模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高速增長的行業模型將長期成立。
正是基于這樣一種產業判斷,尤其是看到中國小間距企業,如洲明、東山精密等在全球市場的收獲頗豐,2016年INFOCOMM展會中索尼、三星、三菱、NEC、科視、達科等國際大牌或者繼續加大小間距LED屏市場的拓展,或者推翻原有產業判斷、毅然加入這個新興領域。某種意義上,一個全球工程顯示的小間距LED時代已經開啟。
(來源:投影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