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對于一種顯示技術,其市場最終規模與其成本控制能力緊密先關。小間距LED屏在商業顯示、數字告示、教育顯示,甚至家用顯示的市場的希翼,無不以不斷下降的價格為基本價值尺度。而對于價格趨勢的判斷,也就決定了國際國內產業界,能下多大力氣推動小間距LED屏的發展。
2014年開始國內小間距LED屏行業出現規模化的增長。其主要原因是P1.5左右標準的產品實用化,且價格進一步下滑。這一年,小間距LED屏行業增幅超過一倍。2015年,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嚴峻的背景下,小間距LED屏依然取得了8成以上的市場擴張。同時,市場主流產品開始向P1.2標準升級。
事實上,價格下降是小間距LED屏規模化成長的過程中,除了技術進步外,最大的動因。那么未來小間距LED的價格走勢會如何呢?
小間距LED屏產品的核心成本取決于燈珠產品。2014-2015年LED燈珠行業平均市場價格下滑超過50%。這一趨勢必然影響小間距LED顯示燈珠的價格走勢。研究認為,自2014到2018年,小間距LED燈珠在整體LED燈珠行業價格下滑、小間距燈珠市場需求規模擴張、制造技術成熟度日益提升等背景影響下,極可能保持每年20%左右的價格下降。這至少會為小間距LED屏提供超過13%的成本端價格下降空間。
在整個LED燈珠行業,市場飽和與需求降低同步存在。這是LED燈珠行業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首先,單顆LED燈珠的光效率不斷提升,這使得提供同等照明亮度需要的燈珠數量、基板尺寸不斷減小。在手機、液晶電視背光源、家用和工程照明等市場,每當LED燈珠亮度提升10%,就意味著整體市場以顆粒數量計量的需求減少10%。
第二,液晶顯示行業正在面臨OLED的快速崛起。前者需要LED燈珠作為背光源,而后者則不需要。OLED顯示技術的發展,客觀上使得LED燈珠行業會逐漸失去了全球每年2億臺電視、3億臺電腦、20億部手機的龐大市場。
第三,在基礎照明市場,LED燈的壽命至少是傳統節能燈的10倍。亦如果整體市場照明需求穩定,采用LED光源產品后,分散到每年的實際采購量會下降很多。這將使得LED燈具替代傳統節能燈,在市場初期有一個極高的“替代”爆發期,之后則會有一個非常穩定和漫長的市場平靜期。隨著2013年以來,LED燈對節能燈完全替代趨勢的形成,整個市場的未來預期已經呈現出“飽和態勢”。
第四,照明應用市場,LED燈未來會面臨OLED照明技術的挑戰。而從燈珠角度看,LED和OLED沒有生產共性。
第五,LED顯示市場,尤其是戶外顯示市場的增幅乏力。室外led大屏幕基本以城鎮化的發展為主要需求增量點,具有內在動力上的“飽和性”。
以上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可以看到LED燈珠的整體需求沒有那么樂觀:背光方面走向衰落已經是必然,高亮高效產品實際導致市場總需求的降低,照明市場的普及運動之后必然有一個平靜期,且會面臨競品技術競爭。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從需求端導致LED燈珠行業有一個至少是中期(5年)的持續價格下滑的趨勢。
另一方面,從供給端看,LED燈珠行業已經結束關鍵產能擴張期,但是制造成熟度的提升,意味著單位產線的實際供給能力的增長。同時,技術進步,尤其是亮度技術的進步,意味著以總出光量為標準的產能規模的持續提升。
供給和需求兩方面結合,必然導致LED燈珠行業出現結構性產能過剩,不斷開拓嶄新的應用市場是所有從業企業的需求。其中以燈珠消耗量巨大的小間距LED顯示行業為最佳發展方向。2015年開始,小間距LED燈珠,例如1毫米尺寸的產品,已經逐步實現本土供給的替代性發展。未來0.8甚至更小尺寸的產品,也會實現本土供給。
小顆粒LED燈珠產品的核心技術瓶頸主要體現在穩定性方面。這需要一個工藝實踐過程逐步提高。或者說,當整個行業的工藝實踐和需求規模達到某一個臨界值的時候,小間距LED屏燈珠價格有望實現較大幅度的下降。
對于小間距LED屏產品的價格走勢影響劇烈的因素,除了燈珠技術的進步與價格下降外,包括PCB版的技術進步、表貼工藝的進步與成品率的穩定提高、缺陷修復技術的進步、IC產品價格的下降等都構成了小間距LED屏價格不斷走低的有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