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年來,整個LED行業呈現快速發展,并購活動非常頻繁,而且這一趨勢仍在繼續延續。據LEDinside不完全統計,在過去的短短6個月,便有17宗交易披露于報端,另外還有不少正在籌劃中。那么,下面在線君就帶你回顧下,2017年上半年LED圈都有哪些并購大事件。
2017年上半年LED行業并購案(不完全統計)
“繁忙型”并購者:歐司朗、飛樂音響
3次,這是歐司朗在2017年上半年披露并購的次數,堪稱LED圈中的“繁忙”買手。
2月6日,歐司朗宣布收購了照明服務提供商Maneri-Agraz,該企業主要為商業和工業設施等提供節能照明解決方案,年收入上千萬美元。 Maneri-Agraz將成為Osram旗下 Sylvania Lighting Solutions(SLS)的一部分,SLS是Osram照明解決方案業務部門的一部分。
5月12日,歐司朗通過旗下風險投資部門Fluxunit收購了初創企業agrilution部分股權。該初創公司主要開發智能室內種植箱,可以用作家庭型沙拉、蔬菜和草藥種植園。
隨后,歐司朗6月6日發布公告,公司將收購LED供應商LED Engin Inc.。LED Engin專注于提供適用于娛樂照明、紫外線、園藝、可調白光和醫療照明應用等專業市場的超亮、超緊湊的固態照明解決方案,其產品主要采用歐司朗光電半導體的LED芯片。
除歐司朗外,飛樂音響同樣開啟“買買買”模式,擬一口氣拿下兩家企業。5月16日,飛樂音響發布公告,公司擬通過旗下公司以2.64億元與1222.16萬元的價格分別收購Feilo Malta Limited 20%股權和Havells Sylvania (Thailand) Limited 100%股權。
“壕氣型”并購者:木林森、華燦光電
從交易金額來看,木林森、華燦光電占據前兩位,均在十億元以上。
3月30日,木林森宣稱,公司擬作價40億元購買明芯光電100%股權。明芯光電設立于2016年7月,尚未有實際經營業務,主要資產為間接持有目標公司LEDVANCE的100%股權。因此,本次公司實際擬收購對象為境外公司LEDVANCE。
華燦光電4月14日發布公告,公司擬購買和諧光電100%股權,交易金額為165,000萬元。和諧光電本身無實際經營業務,主要資產為通過其香港子公司持有的目標公司MEMSIC的100%股權。
“跨界型”并購者:勤上股份
2016年,勤上股份一路“高歌猛進”跨界進軍教育產業,雖然教育布局未換來理想結果,甚至導致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不過這并未打擊其向教育行業轉型的信心,在2017年繼續跨界并購。
1月20日,勤上光電發布公告,公司擬以現金的方式分別對凹凸教育與思齊教育增資及/或收購不低于凹凸教育與思齊教育10%的股權,將分別按照凹凸教育與思齊教育投前估值2.6億元與6億元計算增資額或收購金額。
本次交易完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勤上在民辦教育領域的戰略部署,大大提高其在優質教育資源整合和教育服務供給能力,從而大力提升其在民辦教育行業的綜合競爭力。
“前瞻型”并購者:鴻海
5月22日消息稱,鴻海集團估計砸下逾8億元臺幣,透過旗下創投公司、群創光電、日本夏普,與旗下LED封裝廠榮創科技等4家企業,共同收購美國新創公司eLux,力拼Micro LED技術的商業化。
雖然Micro LED目前還存在技術難題需克服,離商業化量產仍有段距離,短時間內不能為企業貢獻營收,但仍吸引了鴻海集團押注,說明其看好Micro LED未來潛力。
集邦咨詢LED研究中心(LEDinside)2017年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繼傳統LCD、OLED之后,Micro LED后續發展潛力可期,若以全面取代現有液晶顯示器的零組件的規模來推估,包括背光模塊、液晶、偏光片等,未來Micro LED的潛在市場規模約可達300~400億美元。
其實,不論是何種形式的并購,后期整合更為關鍵。并購不是買一個殼,而更多的是其背后技術、人才、管理、渠道等核心資源,要把這個核心資源整合好,才是并購真正的意義所在。整合是實現預期并購價值的關鍵,如果資產整合理想,企業發展往往非常迅速,反之,企業不免陷入困境。因此,企業在進行相關并購時,應該考慮多方面因素,三思而后行。
(來源:LEDinsi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