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年來,國內led顯示屏企業憑借著小間距在國際市場一路高歌猛進,隨著小間距技術、產品的穩定發展,成本不斷下降,市場也呈現出如火如荼的增長態勢,2016年是小間距LED爆發元年,此前業內人士就預測:預計未來2——3年仍將保持超高增速,到2018年市場規模接近百億元。光大證券也曾明文表示:當前小間距LED發展趨勢已得到產業界確認,預計未來3年復合增速有望超過60%。
從外部市場環境方面分析小間距前景一片光明,從行業內部的小間距技術發展情況以及市場情形等方面又如何呢?
在前段時間的展會報道中,我們就提到過現在行業P1.5左右的小間距產品(室內)幾乎家家都有,而P1以下也不再“稀有”,甚至更有屏企打出P1.5做批發的口號,還是現貨!這些都證明了當前行業的小間距技術發展已經足夠水準和穩定了。那么技術已經具備且還在不斷穩定進步,那么市場呢?今天我們主要討論的就是小間距的市場問題。
事實上,關于這個問題我們也曾多次向業內人士討教,這里小編截取部分內容,以便各位從中一窺市場趨勢,一起來瞧瞧:
A君:各位老板,細想一下,去年整個LED小間距顯示屏的市場份額大概在60億——70億(人民幣)左右。市場占有率如下:利亞德、洲明、聯建、艾比森、三思五家上市屏企占了近70—80%以上。如果想要切入小間距市場領域,就不得不和以上5家競爭,面對他們各家集中品牌優勢、產品優勢,怎么做起來小間距?
B君:先不著急回答這個問題,講個故事:最近摩拜、ofo等“共享單車”簡直火到不行,從商業角度來看 “共享單車”幾乎是中國過去3年最牛掰的創新的商業模式,試問目前中國有哪家賣自行車的能做到市場估值100億的成績?而且到頭來車是它的,錢還是它的!歸根到底“共享”二字只不過是“買賣”自行車使用權的另一種形式,那么為什么賣自行車干不過租自行車的?這就是摩拜、ofo他們的成功之處——改變思路出售更加方便的自行車使用權:抓住消費痛點需求——城市短距離出行問題;隨停隨用,一個APP即可搞定;最關鍵的是押金,不貴還隨時能退,多數人不會抵制繳納這筆錢。將這個故事的意義就是想引發大家的思考:我們做LED小間距能不能也改變一種思路?既定市場份額已經瓜分完畢,大佬手中的“蛋糕”搶不了,干脆自己做大“蛋糕”如何?
C君:確實如此,近年來小間距的技術日趨成熟,價格也正在逐步下降,小間距LED的應用領域、范圍越來越廣,而商用、民用顯示市場作為近來的市場風口,其拓展情況目前也是可觀的。
A君:可是目前商用顯示主流仍是LCD、OLED,小間距LED要想分羹著實不易。
C君:商顯和民用顯示都是千億級大市場,小間距LED加入一定會進一步拓寬市場,并且相對于LCD、OLED等顯示技術,LED具有自己無可替代的優勢。
……
討論內容很長,這里不再一一贅述了。
然而,在聽完B君的“共享單車”故事之后,小編專門去查找了相關資料,卻有了另一個意外收獲——摩拜走紅之后,也曾有一家公司想要“復制”其成功,然而,因為沒有設置定位系統,導致最先投放的600輛單車最后只收回100多輛,最終畫虎不成反類犬。這個“后續”也告訴我們:改換思路之后,產品等硬件也必須得跟得上。想要做大小間距的蛋糕,同樣如此,商業思維軟件改變的同時,產品也必須做出改變。
分享這個故事主要是想借此引發大家的思考:2017年開局,小間距技術進步和逐步顯現的規模效應已經給我們奠定了打江山的基礎,正如上述同仁所講,“如何改換思維,讓小間距LED的發展道路更加寬廣”是當務之急,接下來不論是拓寬商用、民用市場;亦或是做好小間距細分領域的“龍頭”,再或者轉戰海外….. 相信都會收獲不同的驚喜。
(來源:LED顯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