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國彭博(Bloomberg News)消息,2016年不到三個月時間內,中資企業海外并購交易金額已達708億美元,超去年全年交易金額的一半。
事實上,自今年開始,中資企業海外并購規模已占全球跨境交易的47%。可以預見的是,我們身處的2016年將成為中國企業海外的并購年,毫無疑問后市行業大單仍會頻出。
加速海外市場
“作為上市企業,在積累了基礎的生產制造、市場開拓、資本積累等實力后,除布局國內市場,還應繼續向海外擴張,并通過整合來做大企業規模、通過跨境收購來實現企業的多元化發展。”木林森執行總經理林紀良表示。
的確,近年來國內市場頻繁出現“僧多肉少”的發展現狀,也讓更多的LED企業開始將目光轉投海外市場。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LED產品出口額達到102億美元,比2014年度92億美元增長10.95%,以LED燈管為例,2015年出口額9.27億美元(含支架燈),相比2014年度8.23億美元增長12.66%。
隨著LED企業海外市場的開拓加快,海外業務確實飛速增長,以利亞德為例,2015年度業績報告指出,公司海外訂單已經達到4.94億元,相較2012年0.57億元實現增長7.68倍;并且在去年成功并購美國平達后,公司在2016年度將實現“全球業務均衡發展”目標,形成境內外營收各半的喜人局面。
正因如此,時下的喜人形勢也促使更多的LED企業走向海外市場,同時,對于資金雄厚的企業而言,積極拓展各種營銷方式也無疑成為公司拓展海外渠道的一種途徑。
例如,近日三雄·極光與英超曼城訂立戰略合作,聯想此前雷曼光電成功冠名葡甲聯賽,中國LED企業在鋪設海外渠道之路所作出的努力可謂異常猛烈。
“我們與英超曼城展開合作,已簽訂兩年的合約,跨越2016—2017、2017—2018年兩個賽季。借此成為曼城足球俱樂部中國區官方照明合作伙伴的契機,三雄也希望提升品牌,在海外市場方面得以補強,并加速突破!比邸O光總經理張宇濤透露道。
去年年底,三雄極光已向中國證監會遞交了上市申請,目前已過預審,正在走流程,完成上市預計到2017年。
巨頭拋售
“隨著行業的發展,大量資本不斷涌入,LED企業面臨殘酷的優勝劣汰命運。從2015年起,行業整合并購頻繁,開始選擇縱深產業鏈,生產、銷售高附加值的產品!备吖ぎa研董事長張小飛博士指出。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年產業鏈并購整合案例已超過50余起,并購總金額已超過400億元,其中不乏中國資本收購國外品牌照明企業的案例,海外并購熱潮漸起。
“由于LED照明企業的崛起,今年以來,國際照明巨頭開始頻頻分拆出售其原有的傳統業務。所謂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在這時中國本土企業紛紛拋出橄欖枝,表示愿意接受此類資產!睒I界資深人士表示。
而時下,最為引人注目的,無疑是國際照明巨頭歐司朗(Osram)分拆出售照明資產,正吸引著國內LED上市公司爭相競購。
“歐司朗甩賣佛山照明股權和分拆出售通用照明業務背后,是受近年來LED技術革命的沖擊。中國LED照明企業崛起,低價成為企業優勢,使得歐美等傳統照明巨頭不得不進行戰略調整。”在業內人士看來。
而其中,一方面來自中國照明產業基礎和實力逐漸增強,另一方面,則是國內巨大的產能遇上國外貿易壁壘造成競爭白熱化,收購歐司朗分拆資產有助于企業走出去尋找藍海,提升中國企業品牌和國際化。
“LED行業里并購案頻繁發生,在時下全球一體化進程持續加速的契機下,中國LED企業必須把眼光放得更長遠,應該意識到一家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僅僅依靠內生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同樣也需要借助并購的外力,內力外力相得益彰,方能錦上添花!兵櫪怆姼笨偨浝硗醺哧柋硎。
小編認為,如果說LED企業早期海外并購還屬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那么現今在逐漸積累經驗后,需要的更加是平和的心態。同時,從理性收購、防范風險的角度出發,每家企業也需結合自身發展,考慮清晰海外并購的方式和意義。
LED企業海外并購的利好:
1、專利資源互補
一般國內LED上市企業收購海外企業,獲得先進技術、突破專利門檻是主要目的。通過并購,掌握全球先進的專利技術,能有效降低企業發展的風險和成本,充分利用經驗曲線效應,獲得產品競爭優勢等。
如開發晶收購普瑞,相當于控制了普瑞所擁有的750余項專利及與Cree專利交叉授權,掌握了芯片、外延片、封裝、光學設計、白光等多項核心技術,并得以進入歐美、日韓等全球高端LED產業供應鏈。
2、品牌渠道雙豐收
海外并購,是中國企業快速走上國際舞臺、拓展海外市場的有效手段。借助國外成熟品牌以及國外現有的市場渠道優勢,可大大縮短了市場開拓周期,如利亞德收購美國平達電子,擴大現存LED顯示產品的銷售范圍,并有利于LED小間距電視向海外市場的滲透。
(值得注意)對并購企業國家的國情評估風險:
與國內并購不同,海外并購將要面臨來自政治、法律、金融、人事等方面的諸多挑戰。LED企業需對并購企業國情,更多的政策解讀和支持,才能夠在復雜的政治和動蕩經濟環境下,讓企業能迅速實現轉型升級,在國際市場上大展拳腳。
例如2015年海外并購案例中,最受矚目的當屬金沙江創投集團收購荷蘭皇家飛利浦公司旗下的LumiLEDs,但最終遺憾的是,此番收購遭到美國政府的否決,最終未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