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昨日小編與大家分享了在十三屆戶外傳播大會上提到的關于戶外傳播的五大關鍵詞:物聯網、本地化、真實體驗、跨屏融合與輕顧客。繼續昨天的話題,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的一組關鍵詞相信不會讓大家失望。繼本質與趨勢的深刻探討之后,那么我們需要思考的,在這樣的趨勢之下,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對策來發現未來商機所在呢?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就是對策·商機篇五大關鍵詞:場景營銷、盤活存量、O2O2O閉環、程序化購買以及銷售終端。而今天出現的嘉賓里面還有一位來自法國的國際企業家。
場景營銷
對于場景營銷,戶外廣告經營商一定不陌生。甚至可以說耳熟能詳。然而,由于對場景營銷的認知程度有限,好的場景營銷方案可以將一個戶外廣告項目推到高峰,不夠好的廣告項目可能石沉大海,了無音信。那么,什么樣的場景營銷才能讓顧客參與,商家盈利的場景營銷呢?
大會邀請到了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前院長黃升民、教授,凱帝珂中國區總裁陳志賢,以及來自法國的德高中國機場廣告業務總裁包悌立先生參與了場景營銷話題的討論。黃院長就戶外媒體的市場、空間、時間等方向提出三大戶外廣告與場景營銷交匯點:社區交匯點,動靜交匯點主要指交通方面,以及商業活動交匯點。
談到戶外廣告的特性與功能,不得不和時間空間結合。而從大型的動靜交通交匯點,到中型的社區交匯點以及小到商業互動交匯點。不得不說是社區廣告的優勢主戰場。而就城市規模來說,大型城市的戶外廣告集中于大屏、地標以及空間展示等,三線城市由于空間限制,難以達到大型城市的發展水平以及規模,則更加傾向于數據優勢。
交匯點在何方?黃院長給我們做出了簡單的分析,而分析之后,除了定量定點的地點信息。我們更應該了解到的是:無論在何時何地,都需要充分了解社會聚焦與那些信息,空間又聚焦于那些地點,充分分析市場以及顧客的習慣以及需求。才能達到廣告的最大效果。才能有最為成功的場景營銷。這點小編在上篇中給大家間斷提到過。
而來自法國的德高中國機場廣告業務總裁包悌立先生則從顧客體驗、創新方面做出了分析。提到:我們需要注重與目標受眾打好關系,貼近消費者,才能達成更為成功的廣告投放合作。而在所有要素之中,創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戶外媒體體驗營銷的空間越來越大,意味著我們社交媒體需要更緊密地結合受眾,與消費者分享信息。實現顧客與受眾的創意、體驗需求。發揮“二次創意”的功能,不僅僅是廣告本身,需要開發廣告之外的價值。
對此,陳總也提到了他的看法:其實戶外廣告發源是非常早的,從幾千年前的壁畫開始,一直到現在的字媒體。創意一直是媒體很核心的內容,而現在很多商家企業將宣傳、創意給廣告公司去做,但是我們自己需要統籌規劃。知道創意的內容是否符合我們的需要。戶外廣告最后的機會就在場景營銷,我們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無創意,無廣告;非創意,難營銷。創新創造創意一直是廣告行業的中堅力量,這點毋庸置疑。而時刻創意如何實現,如何規劃?抽象的理念容易理解,具體如何實施?前路還漫長。
盤活存量
第二個關鍵詞,盤活存量。由于數年的積淀,如今的無論是戶外廣告,還是數字標牌行業的企業以及產品,廣告牌數量龐大。而據統計,全國所有戶外廣告牌當中,有著近70%的廣告投放項目空置。或是供大于求,或是平臺本身不夠優化。那么,如何將這些空置的項目盤活。是如今戶外廣告包括數字標牌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上海市戶外委主任裘東明體術了他的三個方案:利用程序化購買流程對項目進行碎片化處理,利用編寫多媒體設備對廣告進行實時推送;以及實施場景分析判斷樣式的廣告推送。碎片化處理,讓廣告牌的租賃不再像以前一樣一直是以長期租賃,或是幾個月,或是幾年的方式外包。而是像廣告一樣,按秒、按分鐘來計算。讓小客戶用得起,開發客戶群體;實時推送功能,優化信息及時傳遞速度,讓個體客戶看到廣告效果,進而讓廣告發生效益。場景分析判斷,給廣告以生命,隨著場景的不同而做出相應的設置與變化。融入整個自然生態。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戶外廣告的要點還是在于內容與客戶群的對接,讓客戶用得起、用的爽、看的好。這樣的廣告牌才能存活。而千軍萬馬的戰爭難免有傷亡,廣告市場整體一個不漏的盤活是難以實現的,個體的盤活則還是需要不斷對自己的內容進行優化,殺出一條血路。在下一個市場淘汰季來臨之前實施改革與轉變。方有機會更好地迎接未來更為激烈的國際競爭。
O2O2O閉環
說到實現O2O2O閉環,告別廣告的單向傳播。一直是戶外廣告行業發展的目標。實現市場的自主循環與膨脹式發展。減少了企業的負擔,也讓客戶形成習慣,不得不說是一個雙贏的美好夢想。然而,夢畢竟是夢,人人都能做夢,但是美夢成真的卻極為少數。而O2O2O的夢做了幾十年,仍舊難以實現大多數。
對此,包悌立先生分享了他們的成功經驗:打造與顧客的互動,形式可以是游戲、獎品,搖一搖等方式,借以獲取受眾在線上停留時間。長久下來,培養受眾線下線上聯通的習慣。我們也還在實踐,盡管前期不會有什么效益,我想行為來是美好的,我們的這種做法一定能推動市場的發展。
市場的自動膨脹需要客戶的興趣參與,沒有興趣,難以說參與,少了最中心的一環,閉環將難以實現自動運行。市場也只能不斷萎縮,當抓住了客戶的興趣和眼球,客戶會幫助我們推動閉環的形成,整個環才能驅動開來。
程序化購買
這對于戶外廣告來說可能也是一個舶來品。然而,舶來品如何實現本地化的對接呢。程序化購買又如何與戶外廣告結合起來,融入進去呢?且聽大咖如何說!
巴士在線副總裁蔡紅:現在我們有了技術,數字化程度更為高端,很多如數據采集、人臉識別的技術很方便地解決了與消費者的對接。而程序化購買的核心就是針對消費者個人的購買項目;戶外可以實現一對多的場景,這也為程序化購買提供了很好的便利。但是,戶外程序化購買必須有自己標準,這是現在亟待解決的行業難題;第二,我們可以利用到現在的移動互聯等技術,高度匹配消費者需求,實現場景匹配。第三點,利用程序化購買技術提供個性化服務。現在的戶外市場有大量存量,供需平衡丟失導致的過度,可以由經濟自身調節與政策調節來調整;更重要的是挖掘媒體本身的價值,正確定位自己;最后一點就是小而美的創意,移動在中國發展的5年,數據出現了泛濫。戶外必須有針對小而美的場景,小數據,有邏輯的數據處理與服務,這是媒體的價值所在。
凱帝珂中國區總裁陳志賢則對程序化購買提出了不同的質疑:我們的程序化購買如果照搬外國的。那么我們發揮的是媒體的有效性還是廣告的有效性。美國程序化購買的定義與模型,是根據有多少人去那里來定價。而沒有統計多長時間,多少次。這樣的計算難以實現公平,路過也是到了,看了是到了,那這樣的數據是否行之有效。第二,信息是否足以匹配媒體價格。第三,媒體大小不一定,這對于很多企業來說關系很大。第四,是媒體有效性還是廣告有效性。傳統程序化購買只是媒體有效性,現在不成熟。難以下定標準。
對于這樣的質疑,的確存在。然而,戶外廣告,數字媒體發展的過程中,這樣的困難也并不是難以解決。精準數據分析對于現在的社會來說難以實現,然而通過數據的分析對比形成的結果依然有效。而技術是程序化購買的極大依賴。對于商家或者企業來說,是分析客戶需要與制定企業規劃的利器。盡管是舶來品,然而,程序化購買在中國的發展依然值得我們探索。
銷售終端
與上篇一眼,最后一篇我們將焦點聚集在了銷售終端上面。對于渠道的重要性,在整個戶外廣告領域是共同的認知。盡管現在互聯網非常發達。然而,商家之間的交易還是以線下為主,占到了97%,線上只有3%。這樣來說,線下的體驗依然不容小覷。
而針對線下銷售終端的把控。蔡紅女士提出了他的四點建議:第一個,把握最后一公里,發揮信息交流發布的最基本功能,通過導流,推薦客戶消費。第二點,提升店內體驗。利用ARVR、人體感應、數據追蹤、社交媒體、游戲等技術讓客戶參與進來。第三個,店內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體驗。第四點,借用數據幫助廣告主建立客戶關系。關鍵是這些的重點不在于帶來了多少銷售,而是品牌貢獻,是否把品牌打造出來了,品牌一旦出來,終端也就不用愁了。
包悌立先生針對品牌交流,也提出了他們的想法——需求結合,實質消費。考慮差異化廣告投放,與乘客互動,讓乘客理解。戶外廣告環境正在發生變化,我們也要跟著往前走。需要開發機會,探索發展。而現在戶外廣告地方多,信息爆炸,我們也應該更加注重媒體質量。開發媒體亮點。沒有特色的媒體是走不遠的。創意、創新、質量。是德高50多年的堅守。
對策在“對”,當有了客戶與廣告主、媒體、戶外廣告的對,才能有策;沒有對,是難以出策的。而商機,而商機,同樣,有商才有機,沒有服務者與被服務者,買家與賣家之間的商,更是難以出機。而作為商,則更應該堅守“無尖不商”的理念,能夠滿足客戶任何“尖端”需求的商家,才能引領市場發展;同樣,能夠引領市場發展的商家,必定能夠滿足客戶任何的尖端需求。這就是市場引領者之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