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長春地鐵1號線施工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做為今年長春市民最關心的事件之一,每個有關地鐵的消息都能引起大家的關注,28日,記者獲得消息,長春地鐵1號線15個車站的站臺顯示屏“新鮮出爐”,它到底是什么樣子?有什么功能?
60塊站臺屏已封箱 隨時準備進場安裝
28日上午,吉網記者來到長春希達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站臺屏制作車間,檢驗人員正在對站臺屏進行最后一次“體檢”,一旁的幾名工人正在緊張忙碌著,通過檢測的站臺屏被依次裝入準備好的箱子內,準備送往庫房備貨。
“目前,地鐵1號線15個車站的60塊電子站臺屏全部制作完成,馬上進行檢驗封箱,隨時準備進場安裝。”長春希達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鑫介紹說,公司在2015年12月份競標成功,隨即開始站臺屏的加工制作,歷時4個多月完成了所有站臺屏的制作。
張鑫說,這些顯示屏會被安裝在地鐵車站的站臺層,除了正常顯示時間、日期外,還有地鐵出入口各條街路的指示,讓市民在出行時一目了然。
揭秘:
安裝一塊電子顯示屏流程是什么?
長春希達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趙紅林介紹說,每一塊顯示屏的安裝都是研發人員的心血,在前期,需要將顯示屏的主板進行自主研發、封裝,將事先做好的顯示屏進行噴漆,比較繁瑣的要屬smd貼片的焊接,主機每一條線路都需要研發人員細心的連接,最后將各部分制作號的部分進行組裝,形成一塊完整的站臺屏。
“我們的技術已經達到非常成熟的地步,每個研發人員和工作人員經驗也都很豐富,安裝過程還是比較快的。”趙紅林說。
亮點1:清晰度更高
“點間距3.98毫米,這在業內是很高的水平,清晰度更高。”趙紅林說,以往的這種顯示屏點間距都在7.62毫米左右,而此次地鐵1號線這款顯示屏則是更為精密的3.98毫米,密度更高,顯示效果更好。
趙紅林介紹說,每塊站臺屏長1598mm、寬125.5mm、厚578mm,重量在50Kg左右,分辨率為W384*H128,外殼為黑色鐵質材料,前面板是透明玻璃。
亮點2:抓取當前影像 具備回傳功能
“每塊顯示屏都自帶一ARM處理器,自帶脫機控制系統,而且具備回傳功能。”趙紅林解釋說,這塊顯示屏內部的技術支持十分強大,當與地鐵中控室聯機之后,能夠隨時隨地抓取當前圖像,并將圖像進行回傳,如果顯示屏上的內容發生錯誤,中控室人員可對其進行系統推送更新,及時更正,相當于每塊顯示屏都自帶一臺“小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