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6年,顯示器市場風起云涌,承上啟下。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知道,現在PC顯示器市場中LCD液晶顯示器自誕生到成為顯示器的絕對主角后,在核心技術上一直保持不變。無論是TN、IPS還是三星獨有的PLS面板,都是基于LCD的技術基礎上進行的改善與提高。同時,曲面顯示器、4K顯示器、護眼顯示器、游戲顯示器等分支事實上都是一種表面層的噱頭。本質層面上的升級,也就是要做到拉下LCD顯示器的王座,就得靠市場備受期待的OLED顯示器了。
但是,與我們想象中的新技術新產品迅速發布并占據市場的發展歷程不同,好幾年前OLED在手機領域已經實現,但是在PC顯示器領域卻顯得舉步維艱。那么,中間發生了什么呢?OLED顯示器路還有多遠?
一、走進新時代?
我們知道,我們日常接觸的顯示器就是LCD顯示器——液晶顯示器。液晶技術已經存在十多年了,我們很清楚記得,當年液晶顯示器取代CRT顯示器的過渡時期,前者拖影、色彩黯淡、側視偏色的現象十分嚴重。到了今天,在不斷的改進下,MVA、IPS等核心技術引領了視覺變革,突破極限的色彩、廣視角的體驗等等,帶來了接近真實的影像還原。
不過,多年的LCD發展還是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液晶本身不發光,所以LCD必須要背光來實現。加厚、漏光、光斑等現象是不能避免的。同時,一項舊技術到了一個時間段后總會出現參數上的瓶頸,比如對比度、響應速度、色域等。到了這個瓶頸時期,新顯示技術呼之欲出。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即有機發光顯示器。OLED顯示技術與傳統的LCD顯示方式不同,無需背光燈,采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自發光的特性,讓OLED可以實現人類在LCD時代難以實現的理論。
首先,不需要背光面板,OLED可以讓顯示器的薄出一個新境界,這是LCD顯示器無法實現的。 同時,你可以輕易加入觸控層、曲面設計,此時OLED的厚度僅僅數毫米,絕對會改變你的認識觀念。相信未來的柔性屏幕,會從OLED中實現。
其次,液晶面板花了十多年才實現178度廣視角技術,但是自發光OLED一出現就能實現。舉個簡單例子,打火機火焰是自發光的,從不同角度看,火焰顏色是不是一直沒變?
再次,OLED的色域都非常廣,可以達到110% NTSC。一些在LCD上無法準確還原的顏色,在AMOLED上可以表達出來。比如盛開的油菜花,到過婺源的有感受,在普通LCD上是顯示不出來的,因為超出了顯示屏的色域范圍。夏普的高檔液晶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特意增加黃色子像素來表達鮮艷的黃色。
當然,還有其他LCD不能相比的規格,比如MOLED具有高對比度,理論上對比度可以無窮大,而且不會漏光。具有極快響應速度,響應時間只有LCD的1/1000到1/100。同時OLED顯示器天生沒有背光,我們不用再擔心藍波等LCD特有的不足,相當于我們看書一樣的體驗,不需要擔心護眼問題。
毫無疑問,OLED的技術等級是比LCD高。從歷史發展規律角度看,OLED是未來顯示器領域的核心。
二、等到花兒也謝了?
OLED那么美好,似乎應該很快上位并取代LCD才對。
事實這句話對了一半,改進版的三星三星的AMOLED手機屏幕,已經面世好幾年了。OLED電視也方興未艾,創維等國內廠商也推出了相應的OLED電視。唯獨顯示器領域遲遲沒有任何的跡象,許多期待OLED顯示器的朋友都表示不理解,為什么電視都有了?但是OLED顯示器卻水靜鵝飛呢?
“奈何液晶有高達”。作為已經實踐十多年的技術,LCD顯示器總有日落西山的一天,當然并不是現在。因為從現在的市場表現來看,液晶顯示器的生命力依然十分活躍。這是由于LCD在不斷的技術改進下,帶給人們的視覺體驗已經盡善盡美。并且特色化的產品如游戲顯示器、護眼顯示器、曲面顯示器帶來了多樣化的選擇。
完善的基礎上,液晶顯示器的價格戰可謂十分給力,消費者不需花一千元,就能享受到目前最好的液晶顯示器畫質。對比OLED顯示器,戴爾在CES 2016推出了一款OLED液晶顯示器,Ultrasharp 30,盛惠4999美刀,記住,是刀。
能買一臺QQ車的價格,證明OLED顯示器尚未達到大規模量產的水平。首先,目前技術無法實現低成本下解決OLED顯示器一直以來的壽命問題。比較明顯的是Oled顯示屏幕的藍色材料壽命問題,所以才會出現藍色材料多蒸鍍一層的情況,但是會產生偏色的現象。所以,在技術為成熟的情況下,目前OLED電視價格十分昂貴,并不適用于普通家庭。
對于大家電來說,遠距離使用感覺反差不大;對于手機屏幕,更換頻率較快,對壽命要求相對較低,加上又采用Pentile排列來犧牲分辨率以降低成本,如此不斷打補丁,所以還是有所損失。加上三星S3時代還出現過燒屏的事件,這就是不成熟的OLED的縮影。
但是到了顯示器又恰恰是對色彩和壽命非常敏感的,尤其是專業領域,自然無法忍受目前的OLED了。
雖然很美好,但是OLED的像素壽命一直未能得到解決。所以,OLED自身的問題尚未得到完美解決,上游的面板廠商(如三星SDI、LG Display和友達、奇美)十分謹慎對待OLED的技術改進,等到突破技術壁壘、實現與LCD一樣的無變化體驗后,才會進行大規模量產。在此之前,OLED顯示器都會保持一個高姿態出現。
三、何時飛入百姓家?
就如TLC NAND SSD在2015年爆發那樣,只有達到無障礙使用的正常電子產品生命周期時,才會大幅度推出市面。前面已經提到,真實是我們使用電腦時對于顯示器使用的最基本要求,如果這個都不能實現,那么我們很難實現大規模量產。
OLED就是如此。面對棘手的壽命與顯示效果的矛盾,技術與成本的矛盾,OLED在短期內很難在PC的顯示器市場有所建樹。所以我們建議,如果你短期內有購買顯示器需求,成熟便宜并接近完美的LCD顯示器依然是首選。
最后還是說一句,目前,“OLED液晶顯示器”是錯誤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