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深圳光明新區在全球液晶顯示產業版圖上描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華星光電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建設項目(簡稱G11項目)開工建設。這是深圳建市以來單筆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總投資538億元,計劃于2019年3月實現量產,設計產能月投片量14萬張,預計年均產值將達約300億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加上此前已經投產運營的華星光電兩期8.5代線項目,三期項目疊加,累計投資超過1000多億元。超千億級“巨無霸”的集中落地,讓光明新區成為全球極具競爭力的液晶顯示產業基地。
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光明新區黨工委書記李華楠在開工儀式上表示,G11項目對深圳加快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對我省乃至我國完善平板顯示產業布局,增強平板顯示產業在國際競爭中的話語權,都具有重要意義。
高效率和最優質軟環境
極大地提振投資者信心
據了解,早在2015年年初,華星光電就開始規劃論證投資建設G11代線項目。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該項目,市政府成立了專門論證工作組,邀請國內外專家一起研討,和華星光電同步論證。經過長達1年半的充分論證,2016年6月28日,深圳市委常委會通過G11項目,并決定成立市建設華星光電G11高世代新型顯示面板生產線項目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由李華楠任組長,副市長陳彪任常務副組長,全力推進華星光電G11項目。
光明新區黨工委、管委會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迅速組織成立了光明新區華星光電G11項目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和光明新區華星光電G11項目一期用地建筑物清拆行動指揮部,集中力量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確保項目順利開工建設。
在全國范圍內,華星光電為何唯獨青睞深圳光明新區,在該區域連續投資建設三期超大體量項目?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G11代線項目副總指揮車漢澍表示,“在華星光電之前項目的建設和運營中,我們深刻感受到深圳擁有全國最優質的軟環境。項目的持續落戶,與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光明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提供了最優的服務和政策支持密不可分。”
G11項目從6月28日正式確立到11月30日打樁開工,5個月時間內,完成了國內其他省市需要2年時間才能完成的各項流程,包括項目用地土地整備、土地招拍掛,以及項目環評、簽約、各項施工報建等,所有流程全部依法依規走完程序。其中,光明新區高效率提前完成土地整備功不可沒。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光明新區各部門,團結一心,攻堅克難,3個月完成項目一期建設用地約50萬平方米的土地整備工作。
車漢澍表示,“如此高效率和快速度,極大地提振了我們投資建設的信心和決心。我們原計劃開工時間是12月28日,現在的開工時間足足提前了1個月,這就意味著我們能提前1個月量產,產品能提前上市取得經濟效益。對于企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大項目帶動效應凸顯
構建完整平板顯示產業鏈
在開工儀式上,華星光電董事長李東生介紹,G11項目建設將在光明新區創建更具規模和效益的半導體顯示產業集群,完善產業生態布局,成為深圳先進制造業的組成部分。
據悉,華星光電G11項目著眼于加速我國新型平板顯示產業的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我國TFT-LCD產業競爭力。該項目將進一步擴大我國在TFT-LCD產業中的市場份額,完善不同尺寸產品的覆蓋范圍,彌補我國在大尺寸、高端顯示產品的市場空缺,對促進中國電視產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G11項目的建設,將形成在液晶電視用面板領域規模化生產的產品尺寸全覆蓋。通過引進玻璃基板廠等關鍵零組件、原材料廠商,真正實現從石英砂到整機產品制造的完整數字電視產業鏈。將吸引更多的上下游配套供應商在周邊設廠,優化產業鏈能力,打造完美的光電產業生態圈。
華星光電三期項目的集中布局,對光明新區、深圳市乃至珠三角的輻射效應,上下游產業拉動和放大效應是非常明顯的。G11項目甫一落地,帶動輻射效應已經凸顯。車漢澍透露,華星光電正與日本旭硝子洽談,在G11代線項目周邊合資建設一個電子玻璃生產企業,預計投資43.8億元,目前,雙方合資談判還在進行中。未來三年內,在新區鳳凰社區這一區域,將有超過580億元的投資集中落地。
此外,在G11代線項目的選址地塊,華星光電還將配套建設一個液晶顯示產業園,主要用于布局和引進液晶面板顯示產業鏈上游配套研發和生產,這是華星光電邁向“生態優先”階段的重要戰略布局。
近年來,在華星光電的龍頭帶動作用下,平板顯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紛至沓來,與華星光電一路之隔的旭硝子就是被吸引而來的。旭硝子8.5代TFT-LCD玻璃基板制造項目,就是為華星光電8.5代線項目配套。在大項目帶動下,光明新區構建了一條完整的平板顯示產業鏈。包括上游原材料生產環節的三利譜科技及日東光學、旭硝子、帝光電子和星源電子、萊寶高科等。中游液晶面板及模組生產企業項目包括華星光電、華映顯示、宇順電子等。此外,下游品牌制造商還有大量的電視、手機和平板電子產品制造企業聚集。
采用全球最嚴格環保標準
打造綠色生態示范項目
據介紹,G11項目在論證設計階段,就將建成零污染綠色環保生態廠作為目標,致力于打造成一個綠色生態示范的液晶顯示項目。市委市政府對G11項目環保問題高度重視,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馬興瑞就環保問題,專題到華星光電進行調研,在查看和了解華星光電采取的各項環保措施之后,馬興瑞表示,“企業要負起社會責任,在環保投入上,無論投入多大都是值得的。”
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光明新區黨工委書記李華楠,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鄺兵,市人居委多次就G11項目環保問題,走訪周邊居民。李華楠曾在一次調研中反復詢問臺灣高管,希望能借鑒臺灣在環保問題上的處理辦法。
車漢澍表示,“這是市委市政府高度負責任的表現,在打造綠色生態工廠上嚴格要求。工業企業發展,目的是為了加快地方經濟發展,最終目的是造福當地百姓,我們也是這個區域的百姓之一,所以在環保方面做一些科學合理的投入,是必要和應該的。”
據悉,華星光電已經投產的兩條8.5代線和此次開工建設的G11代線,選址地點均毗鄰居民區和商業辦公區,因此環保要求在全球同行業中是最嚴格的。無論是廢水、廢氣排放,還是化驗品的處理和排放上,均采取了全球最嚴格標準。
華星光電在建設第二條8.5代線的過程中,附帶建設了4.5萬平方米的人工濕地,廢水排放經過人工濕地的過濾,達到地表4類水的標準,即相當于雨水的標準。今后,還將并入市政中水回用系統,未來可以用來綠化、灑水、洗車等,或作為茅洲河景觀補充用水。兼具濕地生態景觀休閑休憩的功能,同時也是一個科普教育基地。
據悉,為實現環保愿景,建立一流的綠色企業,華星光電不斷加大環保投入,目前已累計超過20億元。同時,為最大程度減少企業運營對環境造成的負荷,華星光電還引進了多項國際先進處理技術,建設廢水、廢氣深度處理系統。在科學技術和先進設備的幫助下達成環境安全的各項指標。
華星光電于主廠房屋面共鋪設太陽能板8萬片,年發電量1950萬度,相當于5400多個家庭的年用電量,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工業園區光伏發電系統。為減少工廠日常運營對環境的影響,華星光電在工藝設備、建筑照明、能源管理、計量等方面采取了多項切實可行的節能措施。年減排CO2相當于種植30萬棵樹,年節水量相當于2/3個西麗水庫庫容,年節電量相當于1座中型發電廠的年發電量,單位能耗、水耗均在業界居于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