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9日落下帷幕,初步統計顯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擊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當選美國第58屆總統。曾有友人在特朗普和希拉里第一場辯論的時候就問筆者更加看好哪個?筆者看了兩者的辯論,實在不是看好這兩個人,一場總統候選人的辯論,變成赤裸裸的揭丑和人生供給,而把治國之道、治國理念拋之腦后。盡管特朗普勝出成功當選,但是從他們競選之路上看,究竟是競選國家的領頭羊還是選最佳“潑婦”呢?
細想其中,有時候當兩者存在激烈的競爭和矛盾沖突的時候,總會忘記了最本質的東西,相互揭丑。其實何止是政客,在LED行業之間,也是存在這樣的揭丑現象。尤其在雙方利益正面沖突的時候,你說我的產品偷工減料、我說你的產品質量存在問題,甚至言過其實,無中生有,儼然變成了潑婦罵街的架式,甚至隨之而來的是各種輔助“工具”,如降價打壓、經銷商回扣多、幕后槍手抹黑等。局外的眾多消費者無法知曉源頭,也許就信以為真,有的企業就在這當中被冤死。
其實,做企業應該有個大胸襟、大智若愚,回歸到企業自身的發展和修煉當中,做到內外兼修,而不是在相互揭丑、扯后腿中放置大部分的精力,畢竟競爭中最有分量的還是企業本身的實力說活,這實力就包括了企業的內在——企業文化和企業的外在——產品品質上。企業長遠,文化為魂,品牌塑造,文化為本。企業文化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個企業有著最好的文化作為精神凝聚的象征,那么其發展、人員的凝聚力量、創新發展能力都能在文化之魂中得到最優的發展。任何時候,產品的品質都是王道,永恒不變的基礎,產品的質量是品牌的生命,是品牌的靈魂,沒有質量的產品注定要被市場所淘汰,縱觀全球,德國的汽車意味著品質保證、瑞士的手表意味著精準細致,世界500強的企業,無不是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名揚天下的。企業沒有了能拿出手的產品,能有充足的底氣去競爭,那企業靠一時的運氣又能走多長久呢?
企業的最終發展目的是什么?利潤!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利潤而生,相互之間的揭丑也是為了在競爭中獲得最終的利益,而利以最終在市場上獲得。顧客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產品能否在市場上實現設想的價值轉換,是由消費者說的算。因而企業能正確掌握市場的主流,消費者普遍的大眾需求,根據市場的需求去研發、升級產品,使其符合市場的期望,方能這個主流的大市場中才能獲得邁入競爭的資格。當然,在這群雄競逐的大環境下,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最終沉淀下來的依舊是行業優質的精品、經得起風雨的優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