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權威媒體報道,粵傳媒近日公告稱,因上海廣告香榭麗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榭麗”)出現嚴重資不抵債,失去債務償還能力,公司同意香榭麗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審計數據顯示,2016年1-7月,香榭麗虧損2.28億元。截至2016年7月31日,資產總額1.2億元,負債總額3.39億元,出現嚴重資不抵債,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母公司粵傳媒表示,為減少虧損,維護公司和股東合法權益,同意香榭麗申請破產清算。
官司纏身
據悉,香榭麗還有眾多官司纏身。粵傳媒披露,截至2016年8月31日,由香榭麗提供其涉及的訴訟和仲裁案件達81起,涉官司總金額為1.9億元。其中,71起訴訟和仲裁案件的被告為香榭麗或連帶起訴香榭麗總經理葉玫,請求被告支付標的金額、違約金、賠償金及訴訟費總計1.85億元;香榭麗作為原告的訴訟案件10起,請求被告支付標的金額、違約金等總計485萬元。
粵傳媒對此表示,對于相關訴訟,公司將對相應事項計提其他應付款、預計負債,分別為1232.47萬元、1161.96萬元,這使得公司合并報表營業外支出和管理費用相應增加,對公司1-8月利潤產生重大影響。
夢想太美,現實殘酷
據悉,粵傳媒在2014年以發行股份、支付現金方式斥資4.5億元收購了戶外LED廣告媒體公司香榭麗100%的股權,根據收購公告,葉玫等20多名香榭麗原股東承諾,香榭麗2014年至2016年的利潤,分別不低于5683萬、6870萬及8156萬元。公告發布后,不少分析人士給予了高度評價,稱這是粵傳媒為拓展全媒體廣告運營渠道、提升主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報紙+戶外+新媒體”的全媒體整合營銷模式邁出的一大步。收購方案獲批后,公司股價更是一度走強。
但是接下來日子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么好,麻煩接踵而至。2014年底,香榭麗無法兌現業績承諾,2015年,香榭麗再次巨虧,直接影響粵傳媒利潤,粵傳媒2015年合并報表營業收入12.92億,同比大降20%,凈利潤為-4.45億,同比降約294%。2016年3月16日,粵傳媒公告稱,從廣州市警方處獲悉,上海香榭麗廣告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葉玫等人,因涉嫌合同詐騙被立案調查。真可謂禍起蕭墻。
經營不善,管理缺位
我們可以從香榭麗案目前的資料上看,粵傳媒至少在投前風控存在瑕疵,內控管理缺位。粵傳媒當初并購時,公司、券商、律師、會計師的盡調工作存在重大缺陷,根本原因還在于粵傳媒所負的轉型壓力,啟動雖早但成效不大。當決定布局戶外LED廣告業務后,在加快業績提升推動轉型的戰略驅動下,難免會存在為加快推進項目并購進程,簡化或弱化原本重要的并購風險控制流程。
再者,并購之后,粵傳媒與香榭麗相關人員磨合不足,存在聯系短板。從粵傳媒在完成香榭麗并購后的表現看,通過財務對于香榭麗的管控是不到位的,例如當2015年上半年香榭麗出現大額應收賬款問題后才采取行動,還遭遇對方運用法律手段抵制,并購達成短短一年雙方即出現裂痕,可見并購之后的雙方融合沒有做好。
轉型升級方向偏離
粵傳媒在2014年年報描述香榭麗是“中國戶外led大屏幕新媒體市場的領軍企業”,但卻遭遇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沖擊。戶外led大屏幕作為一種早就存在的廣告形態,在早期因其特有的廣告位資源和動態展示形式得到快速發展,但客戶資源近年來出現較大瓶頸,高端客戶特別是當地政府招商的高端客戶二次招商難度大,由于投放價位高也導致無法吸引小客戶,導致收入無法大幅提升,盈利模式難有突破,加上目前互聯網廣告的巨幅分流,行業經營虧損不斷擴大。
粵傳媒作為傳統報業上市公司,顯然急于想扭轉傳統業務頹勢,轉型布局新媒體業務形態,但香榭麗主業仍然屬于傳統廣告業務形態,必然會受到新媒體強勢擠壓,粵傳媒并購香榭麗只能算是豐富了廣告業務方式,卻并未從根本上通過“互聯網+”實現業務轉型,優化收入結構。因此,粵傳媒并購香榭麗從業務轉型和財務投資兩個角度都沒有達到轉型效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粵傳媒兩年前曾豪擲4.5億元攬下的香榭麗,并沒能帶來想象中的業績貢獻。2015年,粵傳媒僅計提應收賬款壞賬、商譽減值,兩項金額就達3.75億元,全年虧損4.45億元。今年(2016年)上半年,公司虧損額度為8329.29萬元,這對于粵傳媒來說,是解脫,還是泥潭,也只能靠日后的時間去考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