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企業A:行業沒標準就是好!產品能隨客戶需求生產,為了獲得市場,為了獲得利潤,能有捷徑走必須走捷徑,最快能拿到資金是目標所在。
企業B:盡管行業同質化嚴重,行業有待重新洗牌重塑健康發展的大環境。但是,我始終堅持產品是生命線,精益求精,執著追求品質創新。市場的低迷是暫時性的,公司的獲利微薄終究會改變,在市場的洗牌中仍能堅強挺過。
上述兩種截然不同的企業經營方式,存在我們的led顯示屏行業當中,甚至在其他領域同樣存在這樣的企業。究竟如何看待這兩種現象呢?這就涉及到led顯示屏行業的“大智慧”和“小聰明”了。
你的企業是小聰明,還是大智慧?前者是“差不多就行”,后者“要精益求精”。“小聰明”多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投機取巧、多了一些急功近利、多了一些粗制濫造。“大智慧”多了一些純粹、多了一些腳踏實地、多了一些專注持久、多了一些優品精品。如今最火的趨勢,不是變“網紅”,而是做“匠人“,所謂匠人,正是大智慧的結晶,也是大智慧的來源。
筆者看來,聰明或許是企業初入市場,相對穩步穩扎而言一個較快獲得利潤的捷徑,因為懂得耍聰明,時不時“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能有劍走偏鋒的瀟灑和勇氣。可是,對于這類的企業,最終都要把“聰明”轉化為“智慧”,否則終將聰明反被聰明誤。三國里的周瑜何等聰明,但結局卻是個悲劇。現代企業管理中,無數次商場上的起起落落,似乎都證明了這個樸素的真理:很多人,他們有著最聰明的頭腦,有著最敏銳的商業嗅覺,一拍腦子,點子就來……但是,有這些素質的人,卻往往不是最后的成功者。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但事實卻真的如此。
在LED行業中,從不缺少企業發展的機遇。例如,由于戶外廣告審批越來越嚴謹、戶外光污染使得各地戶外大型顯示的范圍越來越窄,而這直接沖擊著led顯示屏的銷量,有不少人認為,LED企業要步入發展的下滑狀態。其實并不然,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就會開啟另一扇門。LED顯示室內商業運用正在蓬勃茁壯的發展,呈現最大獲利空間的發展格局。對于“聰明”型企業而言,他們從不缺少敏銳的嗅覺,率先搶注產品并投放市場,迅速洞察消費者的心理。可是此類的企業,缺少的是沉穩的大氣,定力不夠,容易在風云變幻的市場中搖擺不定,在變來變去的經營中,最終也迷失了方向。而“智慧”型的企業,在外人看來,似乎是有點傻的企業,本著初心,悶頭地鍥而不舍執著于產品的品質追求。
聰明本不是壞東西,但它只是構成成功的初步因素,通過實踐才能把聰明轉變成智慧!反過來,因為智慧而促進實踐,在智慧的基礎上行動,才能夠事半功倍。“小聰明”再多,永遠匯合不成一個“大智慧”,卻可以使“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相反,一個“大智慧”卻勝過千千萬萬的“小聰明”。
隨著市場的發展和需求的不斷擴張,LED顯示行業已從發展期向成熟穩定期轉變,led顯示屏企業是該與“小聰明”說再見的時候了,“大智慧”方是企業生存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