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整個照明行業(yè)正在經歷一場顛覆技術的革命。飛利浦、歐司朗和GE照明多年以來占據著光源生產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但LED的普及將更多機會開放給了全新的競爭者。
LED改變了許多事,飛利浦無疑是其中之一。
走進審計巨頭德勤在阿姆斯特丹新區(qū)的新總部大樓 The Edge,光將是你注意到的第一件事。
在這幢2014年完工的13層玻璃辦公樓里,陽光從樓頂的玻璃天井直接傾瀉而下。而在陽光無法直接覆蓋的區(qū)域,分布著6000組飛利浦的智能LED燈具。
盡管還有不少設計師將復古的愛迪生燈泡運用在家居設計中,但是照明行業(yè)的現在與最近的未來,都屬于 LED。
LED(發(fā)光二極管照明)是一項已經存在數十年的發(fā)光技術。最近5年,隨著成本的降低和亮度的提升,LED燈已經成為家庭和辦公室里最經濟的選擇:
盡管飛利浦在很早之前就開始了向LED的轉型,但是在新技術面前,傳統的技術優(yōu)勢不一定能夠加分。同樣是生產燈泡,在白熾燈、節(jié)能燈產品上的工藝優(yōu)勢在LED產品上并不會順延。相反,傳統業(yè)務消耗的成本和原有團隊反倒可能會為轉向新產品的阻礙。
而新加入的競爭對手沒有這些包袱,也許只專注于其中一個小的元器件,就能迅速地進入這個市場,而飛利浦要和所有的這些小而強的對手競爭,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
最醒目的挑戰(zhàn)者莫過于成立于1987年的美國科銳(Cree)公司,原本為全球照明廠商提供LED外延、芯片以及封裝。幾年之前,它們決定推出自己的LED燈泡。兩年之內,它們銷售出了至少2000萬個LED 燈泡,一躍成為美國LED照明市場的第一位。
至于成本更低的中國競爭者,目前已經有上千家中國廠商開始生產LED燈泡。
過去十年里,飛利浦照明業(yè)務的利潤顯著下滑,數據來源:Bloomberg Data
LED的沖擊還不至于此。LED燈泡長達10年的使用壽命正在摧毀賣燈泡這門生意。
一只LED燈從開始使用到淘汰的時間,起碼夠換上5個節(jié)能燈或者42只白熾燈。對飛利浦這樣的燈泡生產商公司來說,這就意味著每個客戶至少會少買 80% 的燈泡。
麥肯錫預測,到2020年,全球照明行業(yè)的年平均增速將從今年的5%下降至3%。僅僅靠賣燈泡賺錢,已經行不通了。
2014年3月,飛利浦宣布將以約33億美元的價格,出售旗下LED組件以及汽車照明業(yè)務LumiLEDs的80.1%股權。這意味著飛利浦照明已經與醫(yī)療業(yè)務剝離,去專心爭奪 LED 打開的新市場——但同時也獨自承擔著風險。
另一個巨頭歐司朗做了類似的調整,公司在2013年前從母公司西門子被分拆出來。
不止是賣一只燈泡
如果你關注科技新聞,第一個給你留下印象的LED產品可能是2012年推出的飛利浦 Hue。
Hue的命名來自于“色彩”一詞,是一系列可以直接用手機控制開關、亮度和色彩的智能燈泡,人們往往在蘋果零售店里看到它和昂貴的數碼配件擺放在一起。
推出至今三年,飛利浦Hue系列產品仍然是市面上最貴的智能燈泡之一,入門款三只燈泡加上一只橋接器的套裝在天貓售價1999元 ,而一只普通的飛利浦 LED 燈泡,價格也就在20元人民幣左右。
“我們在市場策略上非常謹慎,我們并不是在賣燈泡,而是在售賣與燈光有關的體驗。”Hue創(chuàng)始人George Yianni表示。
從賣燈泡到賣服務
在Hue誕生之前,飛利浦就已經開始銷售燈泡之外的業(yè)務。或者說,它們的目標從“把更多燈泡賣給更多客戶”變成了“銷售與照明有關的整套系統”。
今年4月,洛杉磯成為了第一個用飛利浦CityTouch系統管理全部路燈的城市,每一盞路燈都通過無線網絡接入終端控制系統,城市管理者可以在一個控制面板上監(jiān)控、調節(jié)和維護全部的路燈。
從2010年開始,CityTouch項目已經在全球31個國家得到應用。洛杉磯的路燈管理系統只是全部262個項目中的一個。在洛杉磯的項目里,飛利浦首次開始接入其它公司生產的燈具。
飛利浦自己設想的照明業(yè)發(fā)展方向變化,藍色為傳統照明、綠色為 LED、紫色為系統和服務
City Touch和Hue都屬于飛利浦整個互聯網戰(zhàn)略的一部分。在此之外,飛利浦仍然需要找到更多的新業(yè)務,來加強自己已經越來越不明顯的優(yōu)勢。在飛利浦的計劃中,照明業(yè)務未來將是一個金字塔結構。
飛利浦構想的轉型金字塔結構
飛利浦并不準備徹底地轉型為互聯網公司。照明產品仍然是所有業(yè)務的基礎,燈泡、燈具、光源都會繼續(xù)做。“如果LED做不好,也就無法實現互聯。”邱戎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