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與常規產品相比,小間距led顯示屏具有較高利潤,也讓眾多LED企業為之傾倒。雖然利潤誘人,但準入門檻也不低。一款好的小間距產品,絕不是一家企業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整個LED產業鏈的精密配合。
在聽完小間距LED相關配套設備及器件廠商的發言之后,不妨來聽聽小間距生產制造企業的觀點。因此,《LED屏顯世界》記者特別采訪了深圳市聯建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艾比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東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齊普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側耳傾聽他們的“心聲”。
1、要做好小間距產品,取決于哪些因素的配合?
聯建光電市場部經理 袁征:
1)徹底解決拼接大屏幕畫面被分割的視覺缺陷,實現完全無縫化。
縱觀我國現階段的大屏幕拼接系統,許多顯示屏在工作中還存在較多的拼接縫。比如LCD拼接系統,縫隙過大,目前最小拼縫3.5mm,無法滿足用戶的需要;而等離子和背投影大屏幕拼接系統相比液接拼接技術而言,具備較多的優點,但從其視覺效果上看,仍然存在大量的分割線。即使是在工程中應用LCD、DLP、PDP技術,僅僅只能讓縫隙減小,無法令其完全消除,而無縫LED拼接技術能夠使得屏幕分割問題得到徹底解決,達到完全無縫化的要求。
2)采用低溫高效的供電技術。
供電系統決定顯示屏工作時屏體的溫度,眾所周知電子產品的工作溫度影響產品本身的壽命及故障率,長時間的高溫工作對顯示屏燈珠會有很大影響,最后造成大面積“死燈”或是“毛毛蟲”等現象;
一些LED廠商如聯建光電采用高可靠性集中供電技術,保證供電系統不因單一電源故障而發生單元模組黑屏,最大限度降低led顯示屏故障率,并使用通訊級電源,強弱電分離,屏體低壓、低溫高效運行,可以使顯示屏長期、穩定的運行。
3)關于分辨率問題:
傳統led顯示屏行業大部分是播出單一視頻圖像,最多也是疊加一些字符,視頻圖像做稍許一些壓縮或拉伸,對人們觀看影像不大,因此對分辨率并不敏感。但在傳統專業AV顯示領域,對分辨率要求就及其嚴格。LED小間距能否順利進入專業AV顯示領域,這一點是對眾多LED制造商出的一個不小的難題。一些廠商如聯建光電獨創單元模組8:9寬高比設計和單元模組與點間距的完美結合,解決了這一難題,輕松實現4:3 或16:9大屏顯示比例,在規定的信號源和既定場景雙重條件下,顯示單元高度靈活匹配,極大的滿足AV領域多種標準信號源;
洲明科技市場部總監 蔡三:
要做好小間距產品,意味著要將目標市場由傳統的廣告傳媒市場,延伸到控制室市場、數字標牌市場、會議室市場、家用電器市場等,因為這些市場是小間距產品的主要應用市場。正是因為目標市場的變化,對產品與產品供應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包括:
A、資金投入。小間距產品本身成本較高,研發樣品、展示樣品、投標樣品等方面的投入較大,更大的投入在于熟悉系統集成與方案設計的售前售中售后團隊和營銷團隊的建設。
B、技術研發。小間距產品的品質標準遠遠高于傳統戶外顯示屏,特別是在加工生產工藝控制、控制系統設計、物料測評等方面對缺乏研發技術沉淀的傳統加工企業提出難題。
C、營銷模式。小間距產品已經越來越融入到智能化控制系統中,成為一個顯控系統模塊,核心營銷環節在于系統集成商的推動,并且以顯示控制系統方案的形態銷售。這與廣告傳媒市場渠道分銷模式和聯合運營的方式存在天壤之別。
艾比森研發中心總監 賀焱:
這個問題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客戶選擇小間距led顯示屏產品,他會怎么選?客戶選擇的方向,就是我們努力做好的方向。
客戶通常會問:這家企業有一定的技術實力、資金實力嗎?這家企業的小間距led顯示屏產品有案例嗎?這家企業的led顯示屏產品在行業內的口碑怎么樣?這款小間距led顯示屏產品與DLP比,有什么優缺點?
因此,要做好小間距產品,需要很強的技術實力、資金實力。需要很強的市場推廣能力,需要企業很強的產品品質管控能力,需要企業很強的產品服務能力(包括售前售中售后的技術支持服務),需要很強的產品實現(挖掘客戶需求并滿足需求)能力。
東山精密營銷中心副總經理 趙春雷:
做好小間距,從技術上講,就像常規顯示屏一樣,經過幾年發展,基本沒有什么技術門檻,只是其差異化會越來越不明顯;從市場的角度理解,每家企業的定位是最關鍵的,這么多做小間距的企業不可能每一家都一樣,如果大家都一樣,那最后勢必是一個惡性的價格競爭,因此,差異化能規避一些競爭。未來,產品定位的差異化會逐漸向企業市場定位的差異化過渡。
齊普光電營銷副總經理 雷雨:
客戶需求是第一位的,只要把握了客戶需求,其它都是次要的。
2、小間距顯示屏是有一定技術門檻的,您認為這個“技術門檻”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貴公司是如何跨
過這一“門檻”的?
聯建光電市場部經理 袁征:
LED小間距的高門檻主要在于低亮高灰。傳統戶外led顯示屏的確存在亮度太低時,灰度不夠問題,但這不是led顯示屏進入傳統專業AV顯示領域的關鍵問題, 但遺憾的是,這個問題被目前小間距led顯示屏一些廠家無限放大,成為小間距led顯示屏的主要問題,甚至以此提出小間距led顯示屏“標準”,好像“解決”了這個問題的小間距LED 顯示屏才是能合格進入傳統專業AV顯示領域的產品,反之則不是。
總之要求極低亮度顯示屏的應用不多, 也不是小間距LED顯示的方向。當然由于目前led顯示屏的顯示技術中的卻存在隨亮度降低,灰度降低的問題,因此包括一直領跑LED顯示領域的聯建光電的一些廠家在此問題作出努力,還是值得十分肯定的。但將“低亮高灰”絕對化,唯一化,甚至當成小間距led顯示屏唯一檢驗標準是不恰當的。
洲明科技市場部總監 蔡三:
小間距技術門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死燈率控制。傳統戶外顯示屏由于觀看距離較遠,為數極少的死燈對顯示沒有明顯影響,行業內標準的死燈率一般為萬分之五。小間距產品應用于室內會議室、演播室、指揮中心、調度中心等場所,觀看距離縮短到3米左右。出現死燈情況會非常清晰地看到,并影響到顯示效果。因此小間距的死燈率必須控制在百萬分之五以內,方可讓客戶接受。洲明科技的研發實力在行業內廣受贊譽,十多年定制化生產經驗,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通過與上游供應商合作研發,并實行全自動化的生產,有效降低了小間距產品的死燈率問題。
B、低亮高灰。傳統顯示屏追求高亮度以便能在太陽直射環境下,在更遠的距離觀看。小間距進入到低亮度的室內環境下,在降低亮度的情況下,更追求高灰度顯示效果, 保障觀看者長時間觀看不損傷眼睛,同時顯示內容更加飽滿和豐富。洲明科技是在行業內率先創造性解決低亮高灰技術難題的,也是行業內低亮高灰標準倡導者。
C、零拼縫。相對LCD液晶拼接、DLP背投拼接技術,小間距led顯示屏在拼縫方面擁有零拼縫的強大優勢。零拼縫不僅克服了畫面割裂對顯示效果的巨大影響,而且對圖標、線條、運行圖等精細化顯示無損顯示,有效克服了在指揮、調度、控制應用時對信息的誤判。要做到零拼縫,對箱體加工精度有極高的要求,并且對安裝調整方面也要求不低。洲明科技在箱體材料方面選擇壓鑄鋁設計,CNC精加工, 尺寸精確到0.01mm,并且設計箱體鎖扣,可進行拼縫微調。
D、標準分辨率。箱體尺寸為16:9的小間距顯示單元拼接后,可點對點匹配室內顯示主流信號源1920×1080及2048×1152的標準分辨率,保證圖像在縮放過程中不失真、不變形,從而更好的滿足各類場所客戶對更高精細化畫質的需求。洲明科技在行業內率先推出標準分辨率小間距led顯示屏Upanel系列,16:9箱體完全符合主流高清標準,能夠做到真正的點對點顯示。
E、顯控方案。由常規led顯示屏過渡到小間距led顯示屏在生態環境、產品形態、業務模式上發生了一系列的改變,此時用戶關注的不僅僅是單一產品的性價比,而是基于顯示控制方案給其業務效率的提升,或者是價值的提升,而作為企業需要提供的不僅僅是硬件產品,更是一體化的顯控方案。洲明科技十多年來持續研究各細分市場需求,推出更加適應控制室、會議室、演播室、商用電視機等細分市場需求的標準分辨率小間距可視化解決方案,同時,公司自主知識產權的一體化控制系統,能夠實現對電源、顯示屏和多屏處理器在同一軟件界面下實現管理與控制,使得LED顯示系統能夠更加方便地融合到客戶應用解決方案中。
艾比森研發中心總監 賀焱:
小間距led顯示屏,確實有一定的技術門檻,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低亮高灰;
箱體之間看不到線的連接;
符合平板顯示的定義,箱體盡量薄;
真正前維護結構;
可以貼墻安裝;
真正通過EMC認證。
艾比森的研發團隊中,有很多位資深工程師,他們有十幾年行業內經驗,在產品設計上有非常多的心得。艾比森的HDV系列產品解決了上述問題,跨過了這些技術門檻。
東山精密營銷中心副總經理 趙春雷:
小間距LED發展到現在的階段,基本不存在所謂的技術難度,但是要做小間距就要求有一定資金和平臺。
齊普光電營銷副總經理 雷雨:
實際上,我并不認為小間距現在有多大的技術門檻。從技術上講,現在每一個廠家都能做到,所謂的技術門檻并不能阻止任何一個廠家,現在本來就是一個產業鏈的整合,技術門檻已經不存在了,只是一些廠家個人夸大,為了顯示和推廣自己的一些華麗詞藻。企業最重要的是思維,對客戶需求的理解和把握度。
3、在小間距顯示屏的制造及使用過程中,對于led顯示屏的“三高”(高刷新、高灰度、高利用率)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貴公司在小間距方面是如何提升“三高”指標的?其技術難點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洲明科技市場部總監 蔡三:
1)高刷新率,使顯示屏在播放運動強烈的畫面時以及專業級攝像機拍攝情況下,畫面依然保持穩定和清晰,不會出現黑線、閃爍、波紋等現象;高灰度,使顯示屏呈現更為豐富的畫面細節,保證畫面的細膩、平滑與連續性。高利用率,保證畫面更高的分辨率,高清顯示。洲明科技在提高“三高”指標上,一方面選用超高品質的IC驅動以及科學的電路設計、PCB設計;另一方面在供應鏈配套上,整合產業鏈優秀的控制系統、高灰階性能的驅動芯片,以及研發設計更合理的控制線路, 實現灰度、刷新率、利用率的最佳匹配。
2)主要的技術難點體現在:鬼影、低灰白平衡色偏、低灰不均、第一行掃描暗、漸變暗線、LED壞點十字架、高對比度干擾等七大問題。
艾比森研發中心總監 賀焱:
正如在各個展會現場大家看到的一樣,艾比森小間距led顯示屏的顯示效果確實比較好, 在刷新率、灰度、LED燈的利用率這些指標上也是表現優異。這些技術難點的攻克,涉及到LED控制系統、LED驅動IC、PCB設計、LED選型等各個方面。
東山精密營銷中心副總經理 趙春雷:
東山精密成立了專門的顯示事業部, 制定了長遠的戰略發展規劃,從封裝一直到下游的小間距模組,在整個生產線上加大投入,經過不斷研發摸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受到了LED行業內的認可。其主要技術難點包括低亮高灰、高灰度和高刷新率之間的平衡關系,LED驅動電源的效率等。
齊普光電營銷副總經理 雷雨:
“三高方面”宣傳得很玄,實際上,我認為沒有任何技術難度,一個好的驅動IC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4、目前小間距產品的推廣及應用,還存在哪些問題,有何解決方案?對相關小間距配套廠商(如驅動IC、LED控制系統、燈珠、LED芯片、led顯示屏電源、LED視頻處理器等)有何建議?
洲明科技市場部總監 蔡三:
1 ) 小間距產品的推廣及普及, 還存在一些局限,包括關鍵原材料的成本控制、產品統一的品質標準與規范、生產工藝水平、用戶級維護等等。
2)持續研究各個細分市場的需求,努力推出更加貼近細分市場需求的差異化產品及配套解決方案。
3)不斷創新,對產品及時更新,實時把握終端市場的最新需求。
艾比森研發中心總監 賀焱:
目前小間距led顯示屏的LED死燈率達不到大多數客戶要求,這是推廣及應用的重要障礙,需要配套廠商一起解決。
東山精密營銷中心副總經理 趙春雷:
現階段,小間距市場規模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價格因素,只要價格下降,市場也會相應地擴大。此外,長時間觀看眼睛易疲勞等技術問題也是阻礙其推廣的攔路虎,這些都需要全行業一起努力解決。
相關小間距配套廠商需以品質穩定、性價比高為主心。
齊普光電營銷副總經理 雷雨:
小間距最大的應用問題在于大部分廠家對用戶需求的錯誤理解,這些廠家都是用傳統顯示屏的概念去理解客戶,所以客戶也沒辦法,只能被強迫理解。在室內顯示上,小間距要想真正的替代LCD、DLP拼接,功能上必須比它們做得更好。
做顯示屏的廠家應該轉換思路,不要用做廣告屏的思維去理解小間距。未來,LED是不需要工程師的,從工程級做到用戶級,才是最關鍵的,其它技術門檻都是不正確的。
建議:更加智能化,低亮高灰要做到更好。
5、如今眾多企業加大小間距研發力度,未來小間距領域的競爭或將變得激烈,您認為小間距產品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哪?您如何看待小間距LED產品的未來發展趨勢及前景
聯建光電市場部經理 袁征:
誠如業內大部分人士的觀點,LED小間距顯示屏前景大好,但因目前的技術及價格而言,主要市場還是以指揮、監控、安防、廣電等小范圍行業,LED小間距產品想要突破重圍,面向更廣闊的市場,價格是首要考慮的因素,目前廣大商業市場跟民用市場還很難接受LED小間距產品的價格。
其次,包括聯建光電在內的很多企業都具備研發LED小間距產品的能力,這證明進入LED小間距門檻不高,但是要做好LED小間距產品并不容易,包括上文說的幾個技術難題,目前能做到的企業寥寥無幾, 在此也希望未來LED小間距市場進入一個良性競爭, 各企業以核心技術開拓市場,不要一味的去拼價格, 最后形成惡性循環的市場競爭形勢。
無論LED小間距未來是否能在商用領域占據魁首,還是在民用市場能有所突破,我們都對這塊新興市場充滿信心,這是led顯示屏行業自己發展探索的領域,是產品擴張市場突破技術壁壘和產品價格戰的一條路線,也是各個led顯示屏企業尋找利潤制高點的又一途徑。
洲明科技市場部總監 蔡三:
1)小間距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將主要體現在穩定性、可靠性、用戶級維護、顯控方案、互動、智能化、集群等方面。
2)A、更為廣泛的替代。在控制室市場、數字標牌市場、會議室市場、家用電器市場等小間距主要應用市場,對顯示終端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傳統顯示產品因為拼縫、亮度等各種問題,將逐漸會被小間距LED產品替代。
B、行業性強,小池塘里的大魚。小間距核心技術主要集中在有限的幾家企業,隨著這些企業對細分市場的不斷深耕,專業性、行業性會越來越強,甚至形成壟斷性的地位。
艾比森研發中心總監 賀焱:
我個人認為小間距led顯示屏產品,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比DLP等其它顯示產品,更能真實還原真實世界。
從我了解到的現有顯示技術及相關應用產品看, 小間距led顯示屏產品的未來是光明的,對應的市場規模是持續增長的。
東山精密營銷中心副總經理 趙春雷:
未來小間距產品會趨于模式化。小間距往電視上發展,在商用顯示方面有一定的市場,當然有些人認為小間距在民用顯示也有市場,只能說每個人的觀點都不一樣。我認為,未來小間距在室內顯示會占有一席之地,有可能超過其它幾類顯示產品,占的比重會更高。
齊普光電營銷副總經理 雷雨:
我認為小間距的核心競爭力不在于技術,而在于思維。
未來小間距的發展趨勢一定是用戶化、產品化, 絕對不是用做工程的思維去理解它。產品思維, 第一,緊跟客戶需求;第二,要超出客戶的需求和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