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顯示行業企業破產傳聞
一、繼2013年上半年深圳億光科技、十方光電之后,最近網絡上再度傳出深圳LED企業雷星光電遭遇倒閉解散。據透露,此消息已得到兩位LED行業人士證實。近來LED行業倒閉潮來勢洶洶,從7月至今,至少有五家企業倒閉,其中不乏大企業。
據稱雷星光電解散的緣由是“公司轉讓”,但詳細情況不方便透露。有業內人士指,LED產業當初得到政府大力扶持,到處扶持的結果就是產能過剩,有LED補貼政策之前,很多LED企業早就開始倒閉,只是現在有些企業需要轉型走渠道而已,誰的市場做得好就能夠生存發展。
深圳市雷星光電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注冊年份為2010年,注冊資本170萬人民幣,公司規模50~99人,專業從事各種中、高檔LED發光二極管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
二、8月份有消息指出深圳市十方光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十方光電”)因欺詐供應商八千萬元,拖欠公司220名員工兩個月工資瀕臨破產。其員工證實公司目前已經停產倒閉。這是是今年7月以來,繼中山雄記燈飾廠、中山市世豪磊晶廠、深圳億光科技有限公司歇業后,又一家中小型LED公司停產。短短一個月時間,連續兩家LED顯示屏企業走向倒閉,不難看出,LED顯示屏行業洗牌步伐正在加快。
深圳十方光電成立于2010年7月,注冊資金100萬元,法人代表為鄧俊國,主要從事LED發光二極管、LED點陣模塊、LED顯示屏及照明等業務。
三、深圳億光企業法人李斌自6月8日“人間蒸發”,6月17日工廠基本處于停工狀態。員工向石巖派出庭提出仲裁申請,希望通過勞動仲裁拿到自己四月份到六月份的工資。據員工推斷,企業要倒閉了。此次深圳億光倒閉的關鍵仍是出在資金鏈環節。深圳億光算是中小企業,主要做國內市場,利潤非常低,大概只有20%左右,這幾年國內顯示屏市場都不太景氣,中小企業資金短缺的現象時有發生。
深圳億光成立于2006年,注冊資金500萬元,現在法人代表為范持文,而并非媒體披露的李斌,但李斌為公司唯一自然人股東,出資比例為100%。據悉,深圳億光是一家以從事LED顯示屏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主,附帶LED照明業務的高新科技企業,主要提供LED室內外全彩顯示屏、LED戶外箱體、LED顯示屏控制以及LED燈飾照明等。
在深圳億光倒閉后,億光照明總經理吳正喆在微博寫到:“今天五月廿六。公歷7月4日,周四。昨有2起LED企業破產,一是深圳“億光”破產,這家山寨億光從一創辦就想著歪門邪道,破產適得其所,省了億光清理它的事,好。二是中山雄記歇了。再次證明:沒底線的低價沒未來是對的。那些酷愛低價的經銷商該引以為戒,或許下一個就該是你了。是日宜:可持續;不宜:賤”。深圳億光在企業名稱上玩迷蹤拳,抱臺灣億光電子的大腿,折射了行業浮躁、創新缺失的縮影。這樣的行業環境表現在產品上就是同質化嚴重,企業面對客戶,失去議價能力,只能通過低價競爭搶訂單。
LED顯示行業兩極分化
從2011年開始,LED行業內鈞多立、愿景光電、博倫特、浩博光電等一批LED顯示企業相繼倒閉,破產洗牌的陰影就一直籠罩著LED顯示屏行業。市場需求增長放緩和毛利率持續下滑的壓力使得不少顯示屏企業開始探尋求生的新道路。以洲明科技、通普科技為代表的LED顯示屏廠商正逐步發力LED照明市場,以求規避LED顯示屏單一業務經營風險。但轉型LED照明并非是顯示屏行業的“萬金油”戰略,以聯建光電、利亞德、銳拓顯示等為代表的企業亦在業務模式和細分市場拓展空間。包括聯建光電的廣告換屏銷售模式,利亞德在LED小間距電視產品方面的探索,但后市進展有待觀察。
實際上,2013年上半年以來,顯示屏行業格局變動的另一表象就是邁銳光電和聯騰科技兩家企業先后被上市公司收購。
“在當前顯示屏市場低迷的大環境下,老一批未能登陸資本市場卻具備相當實力的企業選擇被并購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位顯示屏行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目前LED顯示屏行業雖正處于陣痛期,但洗牌整合也預示著市場分化的格局正愈來愈清晰。
2013年3月開始,LED市場開始回暖,多家企業表示訂單量明顯大增,銷售額上升,并預測LED的爆發期已經來到。在這種樂觀的預期下,眾多LED公司開始增產擴張。市場遭透支是這些企業倒閉的直接原因。今年的3月到5月是最忙的時間段,根據市場的表現,很多企業開始盲目擴張。在這種背景下,產能完全過剩,一些企業把下半年的市場完全透支了。
隨著競爭的不斷加劇,LED業兩極分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大企業越做越大,而中小企業的生存日益困難。目前整個行業內,洗牌的力度已經越來越大,接下來可能會出現大企業訂單不斷,小企業再倒掉一批的情況。在洗牌過程中,中小企業日子越來越難過。
據高工LED產業研究所(GLII)報告稱,目前國內年銷售額在1億元規模左右的企業,實際上凈利潤僅有不到500萬元。今年上半年行業產值增速在10%—15%左右,行業增速繼續放緩、企業訂單下降、價格持續下滑仍為下半年市場的主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