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來,led顯示屏產業鏈上游封裝環節作為行業的“命脈”,它們幾乎掌握著行業發展的絕對話語權,近年來,隨著產業的發展以及封裝產業競爭體系的成熟,這種局面正在發生新的變化……
傳統封裝市場增長乏力
“大佬”積極布局Micro /Mini LED
中國LED封裝行業發展初期主要以LED照明封裝為主,隨著下游LED顯示應用以及LED顯示封裝技術發展,國內LED顯示封裝細分行業規模不斷擴張。根據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數據,2018年中國LED封裝行業產值約1,000億元。預計中國LED 封裝行業產值規模將保持15.02%的復合增長率,2020 年中國封裝市場產值預計將達到1,290億元。
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著眾多封裝廠商的加入,相關數據顯示:中國LED封裝行業企業數量自2010年以來持續攀升并于2014年達到峰值的1,532家;雖然自2015年起因行業競爭加劇,一些沒有競爭優勢的中小型封裝企業迫于成本上升、價格下降的雙重壓力,逐步退出市場,但經過這些產業洗牌后的中國LED封裝產業已經逐漸呈現出“一超多強”的競爭格局,除了木林森、國星光電、東山精密、鴻利光電、廈門信達等封裝“大佬”之外,也涌現出眾多在細分領域表現優異的中小LED封裝廠商。
眾所周知,當前LED封裝主要應用于照明、顯示屏等領域,其中照明用LED封裝依然是LED封裝第一大應用市場,但近年來由于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中國LED照明出口受到較大影響,導致2018年全球LED封裝行業市場行情有所放緩。與此同時,國內LED封裝大廠紛紛出現產能過剩,2018年中國大陸LED封裝市場增速較2017年下滑12%,而新型Micro LED/Mini LED和Mini RGB技術的成熟,則成為LED封裝產業新的增長動力,自進入2019年以來,隨著Mini LED產品相繼放量,無論是臺廠還是大陸廠商,都忙著新設生產基地,進一步擴大自己的Mini/Micro LED產能。
1、兆馳股份在近日接受結構調研時公開表示,公司于2018年啟動Mini LED項目,開發了與電視機背光源和室內高清顯屏兩個市場方向相配套的Mini LED產品,目前實現批量生產,量產良率突破99.5%。此外,隨著新建的1000條封裝生產線正式投產,兆馳股份計劃進軍小間距LED顯示市場。據了解,該公司今年推出了全新系列產品小間距全彩顯示系列,目前已量產,主要供內部使用,未來將逐步推向市場。
2、晶電在2019年前七個月營收報告中表示,當前晶電積極開拓產品線,努力布局Mini LED、Micro LED及VCSEL等新產品,目前Mini LED和Micro LED有不少項目在進行,亦已有終端客戶開始使用晶電產品開發出全世界最小間距的顯示器。
3、鴻海集團年初宣布積極布局先進的Micro LED顯示技術,并且鴻海曾規劃在美國威州廠評估投入Micro LED相關技術,并集結集團資源從巨量轉移技術的新創公司eLux、LED榮創、光鋐、 面板廠群創,以設備廠帆宣,全力布局Micro LED。
4、鴻利智匯6月9日,第24屆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光亞展)上,鴻利智匯展示了一款P0.7 的Mini LED顯示產品,驚艷亮相光亞展,標志著鴻利智匯正式進入LED顯示領域。
5、億光(臺企)在光亞展上首度展出間距只有0.75mm的Mini LED顯示模塊。億光指出,這款Mini LED顯示模塊采用COB封裝跟覆晶技術,目前已經可以量產。同時展出的還有一款160吋P1.25的Mini LED顯示模塊,優越的顯示效果讓色彩栩栩如生。
此外,還有諸多封裝“大佬”積極布局Mini/Micro LED,這里不再一一舉例。一方面,正如業內人士所說,傳統封裝市場日顯疲態,而作為中國新型顯示下一個十年的“主戰場”一一日漸成熟的Micro/Mini LED顯示技術,幾乎成為了大家一致追捧的對象。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Micro/Mini LED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其應用仍局限在高階市場,尚未得到普及,真正的市場放量還需要整個產業鏈的通力“孵化”。
LED顯示封裝開啟良性競爭
龍頭企業持續受益
一直以來,led顯示屏上游封裝作為整個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始終掌握著產業的主要話語權,而LED顯示封裝“龍頭”又掌握著封裝產業的主導話語權,由此,終端市場上LED顯示產品定價、客訴的“最終解釋權”幾乎都歸這些“龍頭所有,是否處理客訴、怎樣處理,他們說了算。越來越高的行業集中度,并不利于產業的良性發展,以至于前兩年led顯示屏產品一出問題,大家都不假思索認為是封裝的“鍋”,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外/臺系封裝廠商、LED照明封裝廠商加入LED顯示封裝領域,LED顯示封裝產業的競爭格局不斷擴大,由此也給led顯示屏產業的發展帶來明顯改變。
1、國際先進封裝廠商的進入 帶動產業創新發展
隨著我國在成本、產業鏈集群以及貼近消費市場等方面的優勢,近年來全球各國和地區封裝廠商紛紛向中國大陸拋來“橄欖枝,如上面提及的億光、鴻海集團等企業。國際先進技術的進入帶動我國封裝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近幾年,在這些“外來”封裝企業的刺激之下,中國大陸的本土封裝廠商也不斷進行技術/產品創新,封裝產業整體呈現出良性發展態勢。
2、打破“壟斷”格局 產業走向良性競爭
當前的LED顯示封裝市場,不再是出現一家獨大的壟斷式格局,而是各個封裝企業都能在保持各自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不斷豐富業務品種、優化產業鏈結構,促進了LED封裝產業的良性發展的積極態勢。一方面LED 封裝行業龍頭企業利用規模、資本優勢,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持續創新,向上下游探索布局。另一方面,一些擁有自己獨特優勢的中小封裝企業也能走差異化發展路線,找到自己的市場空間。因此,即使大家正面臨需求整體下滑以及貿易戰的雙重壓力,但產業發展態勢卻是積極健康的。然而產業結構具有天然的不穩定性,新的博弈模式還在形成中,這也給眾多中小封裝企業帶來成為“寡頭”的希望。
2019年對于產業鏈上下游許多LED廠商來說可能都是艱困的一年,整體產業歷經供過于求的壓力,以及全球貿易摩擦造成的終端需求停滯,使得許多LED廠商的營運表現普遍不如預期。然而Mini\Micro LED、COB等新技術的出現給整個產業帶來了新的市場活力,沒有經歷下滑,如何實現提升?展望未來,不論是封裝還是終端屏企業,只要擁有技術/產品實力,一定能等來有一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