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永遠在發展,永遠會有下一波新技術來臨。不要追逐別人身后的灰塵,而是開發新技術,彎道超車。
『立德立言,無問西東。』2018年初,關于四代人青春和華年的電影《無問西東》感動了不少人。恩倍思創始人周偉和劇中黃曉明飾演的陳鵬一樣,出身于清華核電子學;關于創業,他的經歷又似乎更類似于黃曉明的另一部電影《中國合伙人》。周偉是上海人,清華核電學碩士,在美國硅谷從事圖形顯示芯片相關產業多年,這期間的經驗積累讓他對所有顯示技術都比較了解。2007年,湖北省相關領導帶團去硅谷招商,周偉在圖形芯片領域的豐富經驗被看重,隨后來到湖北武漢。和沿海相比,當時中部的經濟環境、工業環境、產業鏈等各方面都有距離。但周偉并沒有太多猶豫,中部的人才、地理位置以及深厚底蘊,都深深吸引著他。
有些人看到了武漢多年來的『滿城挖』,面對這種城市大建設的場景,周偉看到的都是機會。相比之下,上海已經充分發展,而武漢還在進一步上升中。于是,他決定從大上海到大武漢創業。
沉淀技術,瞄準機會
2009年,周偉和幾個清華的同學在武漢一起創立了恩倍思科技,做大屏幕顯示與互動。考慮到小屏所需的龐大產線,他們決定從當時流行的觸摸屏和DLP技術(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數字光處理)入手。然而,不管是觸摸屏還是后續的液晶拼接,最主要的核心部件面板都是從三星等進口,這是大屏顯示的中國現狀。周偉很清楚,如果超過50%組材都是進口,那么恩倍思對產品的研發和貢獻率并不大。后來,他們自主研發了DLP技術,并且做得非常不錯。但現實是,當時DLP市場總量只有10-20億,而上市公司威創已經占據很大份額,即使恩倍思進入,也只能獲取一小部分市場。團隊開始著急,但周偉一直很清醒:技術存在周期,每三到五年都會有新技術產生。只要在技術上沉淀,瞄準機會,就會有機會。在那個時候,他就非常堅定地預測,LED技術一定是大趨勢。盡管當時深圳有七八百家在做LED,而中部市場并未充分發展起來。于是,他們開發出LED系列專利產品。同時,LED照明因能耗低,光亮強、安裝方便而深受青睞,市場規模估計一千億元。『LED+照明的融合,新的時代就開始了。』周偉輕聲但堅定。基于『顯示+照明』,恩倍思改變傳統照明觀念,將各種新顯示技術應用于城市照明設計中,提高精度、效果、顏色、控制水平,極大豐富了原有照明形式,也拓展了不同場景的應用范圍。
解決生存不是最終目的,行業趨勢瞬息萬變,把握住大屏市場現階段發展規律,對于剛剛成立的企業至關重要。對于恩倍思來說也是如此,技術不是問題,思路與市場把控更為關鍵。根據相關統計,近年來在整個商顯市場中,LED一直保持高速增長,這證明當時周偉的選擇無比正確。科技永遠在發展,永遠會有下一波新技術來臨。『不要追逐別人身后的灰塵,而是開發新技術,彎道超車。』
越專注死得越快
定位于『大屏幕顯示與景觀亮化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商』,恩倍思自己設計并制造電路、控制系統、結構等關鍵部分,已形成完的產品體系,實現『顯示、互動、照明和物聯』多路徑發展。主打產品包括LED透明屏、條幕屏、COB小間距顯示屏等,擁有30余項技術專利,19個產品3C、CE、CB、FCC、ROHS證書,多項產品檢測報告。由于產品高單價和高端適用范圍,恩倍思以to B業務為主,主要針對政府和大型私企。靠過硬的產品質量,他們拿下過天河機場交通中心、光谷國際網球中心、光谷公共服務中心、省氣象局等近百個項目,2017年收入流水2億多元。
恩倍思全系列產品
其主打產品透明屏,利用常規led顯示屏原理+百葉窗結構,采用自有側發光專利技術,使得屏幕呈高通透率的透明形態,發光效率好、光衰小、更穩定。只要有玻璃幕墻的地方,LED透明屏產品均可完美應用。條幕屏具有條狀、鏤空、透光的產品形態,不影響采光和通風,適宜建造超大型戶外顯示屏;COB小間距顯示屏則來源于自主研發COB(Chip On Board,電路板上封裝RGB芯片)封裝工藝,穩定性強、防撞抗壓、防潮防塵易清潔、散熱優良光衰小、發光角度更大。同時,他們脫離單一照明,開發多種互動型戶外產品。比如基于點像素的互動型玫瑰花園,可通過手機將玫瑰花燈作為禮物贈送,豐富了業務收入來源。不少人覺得做全系列產品不夠專注,不如專門做某個領域。但事實上,近幾年的大屏商顯行業發展狀態是,『技術站隊』的邊界越來越模糊。一般我們按產品功能將商顯分為四大類:
信息發布:廣告機,LED顯示,液晶拼接,商用電視;
監控指揮:液晶拼接、DLP、LED顯示、監視器;
視頻會議:商用電視、電子白板、液晶拼接;
交互教學:交互白板、投影白板、激光投影。
不難發現,各細分產品之間可替代性較強,功能存在重疊。這不僅刺激了廠商持續產品創新,更意味著技術之間的邊界問題并不是那么重要。隨著用戶的選擇和需求越來越多元,單一技術難以滿足所有需求,企業更為廣泛的技術陣營布局顯得尤為重要;另一方面,多元化產品線也有利于擺脫同質化競爭,分散風險。因此,不少商顯企業正努力擺脫單一技術帶來的被動,朝『綜合顯示服務商』轉變,其中不乏某技術領域巨頭。上述提到的DLP陣營大佬威創,旗下不僅有液晶拼接產品和表貼小間距,同時亦是COB小間距的支持者和領跑者;小間距LED陣營巨頭利亞德,通過收購美國平達公司,涉足液晶、OLED、投影等業務板塊。對此,周偉一直都很清楚。在他看來,專注必須基于足夠大的市場基礎,『否則等于將自己困在一個小水井中,越專注死得越快。』中部的劣勢之一就是客戶相對于沿海較少,所以他們一直堅持『只要客戶來了,什么要求都可以滿足。』
恩倍思案例:武漢中南帝斯曼透明屏實景圖
關鍵是畫家的靈魂,而不是畫出來的東西
公司初期,也會有不少投資者想加入。有些雖然還不確定未來市場,但是看到恩倍思的技術儲備,認為公司未來會具發展前景;也有一些只看到當時公司呈現給外界的觸摸屏,然后分析這一市場是否值得投資。周偉的意見是,公司的發展和產品是動態的,開始做觸摸屏并不意味著止步于此。多年積累讓他們對各種顯示技術有充分儲備,只是需要時間和市場。『有些人只能看到事物表面呈現的狀態。有畫家天天畫草,大家覺得不行,實際上他也會別的。關鍵是畫家的靈魂,而不是畫出來的東西。』恩倍思的靈魂是『多項核心產品+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以新型和高質量產品組合拳為核心,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近年來,大屏商顯行業『應用為王』的導向性影響日益提升,技術和產品的進步對于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力逐漸減弱,行業競爭也逐漸回歸于應用。關鍵在于行業本質并非技術型,而是應用型,必須從市場需求端出發考慮。隨著可視化、智能化、網絡化成為大屏商顯工程的關注焦點,以往以硬件為核心的競爭,逐步向圍繞軟件的綜合解決方案方向轉化。設備不僅是顯示終端,更是載體,既是搭載計算機、傳感、照明、觸摸、交互技術的一體化智能終端,也需要結合項目具體需求,基于自身產品提供全套方案。因此,恩倍思逐漸將業務從產品發展到集產品、設計、施工為一體的綜合模式,如貴州遵義高鐵新城、武漢中南帝斯曼國際中心項目等。
恩倍思案例:遵義高鐵新城
遵義高鐵新城案例中,恩倍思憑借創新的整體解決方案一舉中標,金額達1.77億。項目總面積502864平方米,涉及高鐵站、軌道、客運站、商區、步行街、文體中心、等各種建筑。他們綜合運用『照明+顯示』技術,基于『文化+創新+可持續』理念,融入六樓聯動、一日一景等創新元素,『將建筑當做顯示屏,將城市當成博物館』并最終取得巨大成功,引起業內轟動。
做世界的中國品牌
2011到2014年,很多國內的顯示公司故意低價競爭。有些以低于成本價拿到訂單,以為可以通過大量采購來降低成本,最終無法實現導致公司難以為繼;另一些則是降低各種工藝元器件標準,交貨中大量出現次品,最終沒有生存下來。因此,周偉覺得最可怕的并不是技術競爭,而是低價競爭。周偉曾表示:『在美國十幾年,人們對中國產品的印象是價格低、質量差,從未變過,這不公平。美國很多著名品牌,干活的多是亞裔。我回來,就是想做出一個贏得世界尊重的中國品牌,增加中國的產品力量。』因此,恩倍思產品一直有嚴格質量標準,已經出口到多個國家,并經受住了國外客戶嚴苛要求。他們立志要『做中國的世界品牌』,讓海外產品不再僅僅是『MADE IN CHINA』。
在周偉看來,有些投資人或是英明,或是有自己的觀點,或是選擇隨大流和偏重安全,這些都可以理解;異常可惜的是,有些人寧愿把大量資金浪費在幾乎是泡沫的互聯網項目,而不選擇實體經濟。他們尋求的一直都是愛好實體企業和顯示行業、計劃與企業長期發展的合作伙伴。『互聯網的作用類似于神經網絡,更多的還是傳遞實體信息』。周偉認為,實體經濟所需資金并不如互聯網項目那樣多,但產生的效益卻非常之大。
『美國與中國的差距不在于互聯網,而是實體。并不是中國人不聰明,而是導向問題。所以我們也呼吁、希望更多投資人關注實體,這才是強國之道。』周偉溫和儒雅,雖然身處商場多年,身上還是頗具老派知識分子的風骨。采訪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我們清華出來做的東西肯定不會有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