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渤思前言】
戶外程序化發布及購買,雖然飽受行業質疑、否定甚至攻擊,但是在跌跌撞撞中,它還是逐漸從零到有,早期進入者還在堅持,新的進入者來勢洶洶,我們可以稱之為戶外程序化0.5階段,照這個發展勢頭下去,1.0在這一兩年即可實現,一旦它完成了從零到一的跨越,從一到一千、一萬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
從隔紗看到隔玻璃看,未來越來越清晰
2018年過去了一個月,全球范圍內,戶外廣告程序化又有了新的進展,這主要體現在新公司的進入、已有玩家的升級等,隨著智慧城市的落地,戶外程序化有愈演愈烈之勢。
我們按時間順序來看下這些最新的行業動向。
競立推出數字戶外自動交易平臺
Innocent廣告
媒體代理競立1月8號上線了一個針對數字戶外廣告的自動交易系統,Innocent果汁是使用該系統的首個客戶,在倫敦、曼徹斯特和英國其它城市進行了廣告投放以推廣其新品。
在廣告活動中,借助競立的系統,Innocent可以使用Mobsta的用戶位置數據來自動優化他們在每塊屏幕上的投放時段,時間可精確到天或小時,這就確保活動能夠以最有效的方式來接觸到盡可能多的目標受眾。與此同時,基于數據來驅動的廣告創意,可以按城市甚至特定位置來發送個性定制的信息。
據了解,競立的戶外程序化購買平臺是它全媒體程序化購買平臺的一部分,旨在整合所有傳統媒體的程序化購買技術來實現自身從媒體購買向受眾購買的轉變。
競立并不是第一家推出戶外程序化購買平臺的代理商,當然,也不會是最后一家。
Accretive媒體推出數字戶外程序化購買平臺
Accretive媒體(http://accretiveads.com)2月6號推出了首個基于受眾購買的數字戶外廣告平臺,該平臺接入美國近10萬塊數字戶外屏幕,覆蓋廣告位范圍從ATM到機場、飯店、體育館、火車及地鐵站、購物中心、辦公樓、大學等等。
Accretive使用在線和移動廣告的數據驅動功能來鎖定特定受眾,從而讓廣告變得更具關聯性,平臺賦能客戶,讓品牌真正成為消費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這個平臺的關鍵部分在于數據,Accretive的數據庫是廣告技術領域最為先進的消費者數據平臺,它將消費者的位置數據和屬性分析進行結合,創建出消費者線上線下全方位的行為地圖。
基于這些數據,Accretive的策略團隊可以在平臺內策劃和實施有效的消費者鎖定方案,而且在每場廣告活動結束之后,廣告主還可以獲得活動的洞察與分析報告,所有數據在平臺得以累積、更新和優化,就形成了一個數據自循環的網絡。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平臺的創始人是來自科技和數字廣告領域,有著15年經驗的行業老兵,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像他這樣的人正在進入戶外,正在慢慢匯聚改變與顛覆行業的力量。
Bidooh挑戰200億英鎊的英國戶外廣告市場
一家來自英國曼徹斯特的初創企業,Bidooh(https://www.bidooh.com),建立了一個透明、自助、實時、適應于各種廣告主的數字廣告平臺,希望挑戰英國200億英鎊的戶外廣告市場。
Apadmi的創始人Garry Partington是這個平臺背后的掌舵人,根據他的設想,這一系統對廣告主而言就意味著更多對廣告策劃與購買的控制,同時他們可以精準測量廣告的受眾,還可實時調整優化廣告投放的計劃。
因為廣告可以按分鐘來進行發布,平臺針對客戶來說沒有什么最低的預算門檻,大小客戶通過一個手機或筆記本電腦都可以隨意接入使用,同時對媒體公司來講就多了一個媒體變現的渠道。
在測量方面,每塊屏幕裝有攝像頭,和智能傳感器還有面部分析工具相結合,就可獲得受眾更為細分的數據。Bidooh將線上廣告易于使用、容易接入和方便測量的優勢與線下廣告強有力的傳播能力進行整合,從這里我們看到,在戶外程序化模式選擇方面,行業已不像之前那般魯莽。
目前已有4個廣告位安裝了Bidooh系統——這不過是開始,他們的野心是要顛覆整個行業。
不過,和同在英國的Bitposter相比,Bidooh的模式相對更重,究竟誰能最終勝出?或是殊途同歸?我們且拭目以待。
今年一開始,國外的行業論壇、媒體已在探討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機器人、區塊鏈等技術在戶外如何落地,也就是說,程序化的議題——不管是程序化發布還是購買——現在看來都已經略顯老套了,因為在業內外資本與技術的參與、催化和加速下,它從趨勢越來越變成了現實,也就沒有探討的必要,如何在與時俱進的實踐中自我優化才是從業者需要常常深入思考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