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好的位置+好的故事=好的戶外IP。
近日,可口可樂(Coca-Cola)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打造了號稱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大的3D機械標志。這件68英尺高、42英尺寬的建筑外表面動態裝置,由1760個運動的LED屏柱組成,呈現出非常光滑的流動效果。站在樓下仰望,仿佛大樓擁有了動態的生命。
因為我們看慣了傳統老土的LED屏,像可口可樂這樣一個可以動又好看的屏幕出來,自然賺足了我們眼球。
戶外廣告人,我想挑戰下你們,如果給你一塊大屏,你是否能夠用它來講一個有足夠傳播力的品牌故事,你能否將它打造成一個類似時代廣場可口可樂屏這樣的戶外IP?
答案,大家心知肚明。
LED屏從誕生到現在,從最開始最為常見的應用就是方方正正的豆腐塊,凸顯于墻面之外,或內嵌于建筑之中,慢慢地,小間距、輕薄型LED屏閃亮登場,為屏幕設計添加了很多創意的可能,異形、3D等元素都能找到用武之地。現在,隨著城市、技術和人群的變化,玻璃屏幕化、建筑媒體化成為常態,屏幕將不僅僅是LED,成像的介質將越來越多,但是,行業不是看這些外在花樣,光有好的位置與技術還不夠,未來只有占據了優質位置與受眾心智的大屏,才能在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律當中生存發展下來。
在好的位置基礎上,如何講一個好的媒體與品牌故事,大屏(不僅僅是LED)還是有章可循的。
用技術來講故事
這個是馬尼拉賭場的“投影式大屏(本文所說的大屏不僅僅是LED屏,可理解為大型的數字戶外媒體)”。到了晚上,它每30分鐘會進行一次玻璃投影,雖然時間和場所有所限制,但夜間投影的效果還是很震撼的,如果場地固定,當然也可以作為一個廣告位來做常規或創意的廣告發布。
媒介就是載體,材料的改變會帶來媒體講故事方式的改變,投影可以在特定時間段和場所替代大屏,并且與建筑或空間融為一體,視覺沖擊越震撼,內容越好玩,故事性越強。
好的技術自帶故事屬性。
LG今年在迪拜商場安裝了一塊榮獲吉尼斯世界紀錄的OLED視頻墻,由820塊OLED數字標牌面板組成——這是LG在CES展上OLED概念產品的實際落地。
與傳統LED相比,OLED屏的優勢更明顯,它更薄、更省電,顏色也將更為鮮艷,還可以做成各種靈活的形狀與應用,一點也不笨重。如果用OLED來做雙面顯示,未來有可能就像傳統海報一樣輕薄,應用場景將無處不在。
除了迪拜,LG在印度新德里的商場也安裝了幾塊大小不一的OLED屏。
吉尼斯、第一、OLED...技術敢為天下先,則自帶傳播性,但風頭一過,后期還是看內容了,這其實才是行業較為缺乏的。
用媒體和內容來講故事
大屏本身得學會自我宣傳,每塊屏都當成是一個品牌和平臺來運作,讓自己成為一個故事,往往事情就會好做很多了。
紐約時代廣場這塊巨大的包樓屏馬上就要正式投入應用了,怎么展示它即將開屏的效果呢?廠家做了一個虛擬的幕布,看起來就像是真的一樣,引人駐足觀看。
在大屏林立的時代廣場,各家比誰屏大還不夠,還得比創意。如果媒體都不懂得自我宣傳,客戶又憑什么相信你能做好他們的推廣呢?
所以,廣告人言必談IP、網紅......然而,你家的大屏是網紅嗎?
地標大屏天生就是網紅,OPPO、小米甚至微商都競相通過這些大屏來發布新品廣告,大屏聯播讓品牌傳播事件化,但是隨著類似的做法越來越多,品牌還是得從創意上做文章來尋求有效的信息突破。
這個是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當地的一家會議中心做的一個LED屏雕塑,你同時在多個攝像頭前拍個照,頭像就會在模塊化的屏幕上得以立體呈現出來,這滿足了大多數人樂于自拍的心理,據悉,這個高達14英尺的項目耗資150萬美金,策劃者希望將它打造成當地的一個旅游熱點。
150萬美金用來做這個玩意,瘋了嗎?將LED屏雕塑化、自媒體化,它就是為每個人量身打造的個性化雕像,這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的傳播將遠遠高于本地傳統意義上的宣傳推廣效果,而且比起150萬美金用來在其它媒體投廣告就像是打個水漂,這種另辟蹊徑的做法,效果反倒是更加具有口碑效應。
全球范圍內,大屏的創新應用層出不窮,還有懸空屏、面部識別屏、人工智能屏、AR屏等等,但是有好的位置又能講好故事的戶外大屏IP,還是很少的。
“給我一塊大屏,我就能將它打造成網紅。”大屏運營商如有這個信心和實力,想不脫穎而出都難。
要想提升媒體的價值,拼的不僅僅是硬件,更重要的是想法與執行力,在技術、位置等客觀因素不變的條件下,人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就是第一生產力了。
(來源:渤思戶外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