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做大屏,和做任何行當一樣,首先得賺錢。
但是,數字媒體的沖擊,客戶的挑剔,加上成本越來越高,大屏的錢越來越難賺,大家都在找出路,要么轉型,要么多元化經營,或者干脆打包賣掉,從此退出江湖。
于是,老的玩家走了,又有新的玩家不知水深淺闖了進來,有意思的是,在這個領域,規模大的不一定賺錢,小的媒體未必賠錢,大屏是否賺錢的關鍵,就是看是否做到了這四個字:開源節流。
比方說,一塊屏的成本包括陣地、設施、人工等加起來一年100萬,每年廣告收入110萬,但是另外一塊屏的成本是50萬每年,廣告收入是100萬,誰更賺錢,一目了然。
打腫臉充胖子,不如悶聲發大財來得實在。這在任何行業都是真理。
開源節流,重在實踐。
首先,我們來看看節流,即,如何有效節省成本?
硬件方面,是不是一定要選擇精度最高、最昂貴的屏?未必,只要不影響受眾觀感,只要創意夠優秀,只要性價比高,便宜點的屏,甚至LED兩面翻都是可以的。除非高投入有高回報,不然,一般性位置的屏,不管別人怎么說,量力而行,租期長點,盡量做到投資回報高點,活下來才有最終勝出的機會。
除了屏體的選擇,其它省錢的方式也都說可以考慮的,比方說省電,如果有一種技術可以幫你節省一半的電費,然后這省下的電費你拿一半給他們就行了,這能不能做?能省錢為什么不做?屏幕多的話,想想這又能省下多少錢?
軟件方面,大屏一般自帶免費的播控系統,而且單塊屏手工上畫的情況依然很普遍,多數運營商不愿聯網或替換原有播控系統的原因,其實還是出于成本或安全的考慮,但是如果免費接入一個播控系統,聯網的成本小于人工上畫的成本,順便涵蓋了第三方播放監測的成本,那在安全的前提下,通過云播控系統來遠程管理所有屏幕的內容播控,就是值得考慮的一件事情了。從開源的角度來說,這也是大勢所趨,就好像酒店接入攜程,其軟硬件和人工成本的投入,如果遠小于攜程導入客戶的收入,那為什么不做呢?雖說節流,該投入的還是要投入的。
人力方面,技術、銷售、設計等等,對于老板而言,只要掌握媒體開發端、內容播放端和客戶導入端這三個大屏運營的關鍵性端口,其它方面,以機器代替人力是不可避免的選擇,當然這還有個過程。前瞻性的運營者要開始往這方面思考,既然用人,就要用人無法用機器所代替的部分,將省下的錢補貼這些關鍵位置的人,說不定能調動人最大潛能的發揮,從而實現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節流不僅僅是以上這些,能做的還有很多。節流的目的,不僅是為要節省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效率,提高媒體和人工的生產力,讓1塊錢的投入有10塊的效果。
說完節流,再來看看開源。
上面,我們已經提到了開源的部分,大屏的開源很簡單,大屏的成本是固定的(在沒有節流的情況下),每天固定時間段的媒體資源,空置時段就是成本,所以,開源的目的,就是如何導入更多的客戶,產生更多的廣告收入,從而提高上刊率和利潤率。
出租車接入滴滴是一種開源,上班族接入58同城周末做兼職是一種開源,酒店接入攜程是一種開源......這些個人或企業,不接入各種平臺,他們的時間、空間成本是固定的,是沒有產生任何額外效益的,但是接入之后,就有了收入增加的可能。
大屏也是一樣。
目前,市場上有各種各樣可以幫大屏開源的戶外交易平臺,客觀地講,平臺若不是以客戶為中心,實際上就很難生存。設想淘寶如果沒有方便買賣的信息、交易、物流配送等工具,就很難吸引顧客和商家的進入。同樣,針對大屏的平臺,若不能方便客戶選媒體、投放廣告、效果監測,那吸引客戶入駐的可能性也不大(客戶不需要互聯網+的行業資訊平臺,而是需要一個可以個性定制的一站式廣告投放渠道)。
為了開源,大屏運營者可以接入打通了交易環節的播控系統,也可以接入兼容性強的互聯網、移動互聯或純戶外的DSP(只要產出大于投入,都可以嘗試)。行業的未來,不可能只存在一家交易平臺,而是各有側重與優勢,大屏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選擇一個或多個合適的平臺。能真正幫助大屏開源節流的平臺,自然會從眾平臺當中脫穎而出。
除了接入平臺,運營商還可以在小范圍內與同行合作,交叉開源,消化庫存。還有加大在行業內外的宣傳推廣,吸引潛在客戶的注意,這都是傳統意義上開源的工作。
其實,相比各種方法,開源節流的思維更重要,只要有這個意識,就一定會找出各樣的方法來。
(來源:渤思戶外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