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臺灣廠商積極抓住MicroLED未來商用熱潮,包含關鍵零組件PCB及早投入研發與相關專利布局加速。
業界觀察,MicroLED終端應用不只局限于手機,更多新創智慧家庭裝置與高畫質顯示應用的需求也相當強勁,重點在于實際降低生產成本,導入商用的速度。
據了解,在蘋果、三星與SONY以外,鴻海集團目前布局8K生態圈相當積極,作為提高獲利的引擎,尤其是鴻海、夏普共同投資次世代顯示技術MicroLED也讓相關專利與技術應用充滿想像空間。
Micro-LED可以形成兩大應用方向,一個是以蘋果為代表的可穿戴市場。(蘋果專攻MicroLED的小尺寸應用,并于2014年5月收購LuxVue取得多項MicroLED專利技術)另一個是以Sony為代表的超大尺寸電視市場。
除了我們知曉的這些國際大公司如三星蘋果、索尼早已對MicroLED摩拳擦掌以外,臺灣鴻海集團也與夏普共同投資次世代顯示技術MicroLED,也加速專利布局。
與傳統顯示器相比,MicroLED被看好是新一代顯示技術,不僅承繼了LED的特性,其優點包括低功耗、高亮度、超高分辨率與色彩飽和度、反應速度快、超省電、壽命較長、效率較高等。另外,具有較佳的材料穩定性與無影像烙印也是優勢之一。所以可謂前途無量。但是就目前的發展狀況而言技術還處于初級段,MicroLED顯示的供應鏈復雜而冗長,每個過程至關重要,有效管理每一個方面將是具有挑戰性。
市場方面,在穿戴裝置、VR等樣機,MicroLED在1~2年內可實現,但進階到10寸以上的大尺寸領域,恐還需要3~5年。
大陸廠商比如三安光電在一年前就開始布局MicroLED,加速研發、爭奪專利。大陸廠商想要在MicroLED拉開距離,未來更多的還是專利上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