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MOLED(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管)因蘋果(Apple)將推出OLED版本受市場青睞而爆紅,但因韓廠三星顯示(SDC)獨占全球95%市場,使得日廠不甘示弱積極搶進Micro LED顯示技術,蘋果也不想讓三星獨霸,正研發Micro LED應用于中小型顯示器。
有機構表示,Micro LED有望成為面板市場伏兵,由于Micro LED將微米級RGB三原色LED芯片以高密度磊晶在基板上,由單顆芯片做畫素(pixel)形成高密度矩陣畫面,可有效取代液晶的CF及OLED發光材料。
由于LED發光組件在穩定度以及效率上具極佳效能,優于OLED,加上芯片價格下跌與技術開發進步,使得Micro LED具開發利基點。
但由于目前技術門坎仍高,盡管Micro LED在制程及成本上相較于OLED有優勢,然而距離實際應用技術門坎仍相當高。藍綠光LED芯片是將氮化鎵磊晶在藍寶石基板上,所以兩者能同時制作,而紅光LED芯片是以砷化鎵為基板,因此整合RGB芯片并非易事。
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構一直在研發MicroLED技術,據行業專家介紹,采用紅(R)、綠(G)、藍(B)MicroLED芯片實現全彩顯示的可行性是該技術商業化的關鍵。
消息人士稱,蘋果公司一直在開發用于全彩顯示的RGBMicroLED技術,但尚未取得顯著進展。這可能是由于同時排列紅綠藍MicroLED芯片并將其轉移至基板上所面臨的技術難題。
RGBMicroLED技術的一種替代方案是采用藍光MicroLED芯片搭配量子點材料或特種熒光粉來實現全彩顯示。然而,這種方法也面臨技術瓶頸,即特種熒光粉顆粒過大,無法與藍光MicroLED芯片的尺寸相匹配,并且量子點材料壽命過短,可能僅有數百小時,導致快速的功能喪失和耐熱性較差。
而目前已有產品的日廠Sony所制造的CLED,為達到高畫質效果,采用個別制造LED芯片,將200萬組RGB芯片,合計600萬個LED芯片進行高密度封裝,制程難度極高。若進階到4K/8K高分辨率,除具備高密度封裝技術外,若單一芯片不良勢必影響影像效果。
上述機構估計Micro LED至少要到2020年,才有機會開始商業化應用;盡管技術仍有難關,但因臺廠已在OLED技術競賽中失去機會,產業寄望借重Micro LED重奪市場發球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