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這句話用于解釋品牌價值的意義再合適不過。品牌這一概念在LED行業也經歷幾多變化,而這樣的變化則是緊跟時代和市場的發展。
在過去LED行業“賺錢更容易”的時代,大大小小的企業都能在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市場還處于賣方時代,這時的品牌價值并不容易體現。然而最近幾年隨著整體經濟形勢以及行業結構的調整,LED品牌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其中不乏刀刀見血的價格戰,透支將來的活動潮,這使品牌價值存在意義反而越發明顯。要想在這一場戰爭中能夠脫穎而出,LED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尤為重要。像顯示行業,三星、索尼、LG這些大品牌,其品牌深入人心,最終能使企業在市場經濟活動中能獲得更大的價值實現。而在led顯示屏行業中,利亞德、艾比森、洲明、聯建這些企業都是深入人心,說起led顯示屏必然會想到這幾家企業,無非就是這些企業的品牌已經成功進入到消費者的核心地帶。對于在led顯示屏行業占大頭的中小企業而言,學習品牌的打造之法,用自己的品牌說話,無疑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至關重要。
品牌的本質是產品,品牌首先是產品,有了產品,品牌才能有體現的物質載體。如何塑造這一載體,就像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又萬變不離其宗,終歸回到產品的質之上。品質先行,去劣存優。產品的質量是品牌的生命,是品牌的靈魂,沒有質量的產品注定要被市場所淘汰,其品牌也就無從談起。縱觀全球,德國的汽車意味著品質保證、瑞士的手表意味著精準細致,世界500強的企業,無不是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名揚天下的。
產品最終進入到終端消費市場才能實現企業的利潤價值獲取。有了產品的基石、如何在市場中去群雄逐鹿?那就要看各自的武器如何施展、如何布局了。而筆者認為,企業的“牌子”是最好的武器首選。如何讓這一塊“牌子”產生作用,企業要經過一系列的過程才能沉淀下來,診斷——規劃——管理——傳播,歡歡相扣,最終形成個個完整的品牌建設體系,這個“牌子”也就在這不斷的錘煉當中成型、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