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面板背后功臣LED受到自發光OLED侵蝕市占,LED廠轉而投入Micro LED。業界資深分析師張嘉弘表示,由于Micro LED省去封裝與打線,預計成本將較傳統LED節省三至四成,因此,LED廠愿意投入新技術奪回顯示器背光市占地位,而且是LED成本降低最佳解決方案。
張嘉弘分析, LED產值快速下滑部分因素在于技術演進光效快速拉升,導致電視背光應用顆數減少。盡管Micro目前面臨制程量產各環節難題,但磊晶芯片端微縮可快速克服,但隨著磊晶尺寸微縮至10奈米,導致轉移(Transfer)制程出現難度,如真空吸嘴最小孔洞為80奈米,而未來Micro LED勢必走向3奈米持續微縮,目前巨量轉移制程面臨困難。
由于Micro LED各制程環節均須因應推出新機臺,勢必增加Micro LED制造成本,導致量產時程無法在近期內見到,張嘉弘表示,盡管成本大幅增加十倍以上,但LED廠仍競相投入市場,主要因產品高效率特性將可迎合應用端需求。目前OLED打入智慧手機,但由于OLED效率低,“以面積換取效率”,增加手機廠設計瓶頸。
張嘉弘指出,相較OLED占據手機大量設計空間,而Micro LED高效率占用空間少,且省電、高亮度、反應快的特性均符合消費端產品需求,也因此各家品牌廠包含蘋果(Apple)等都鴨子劃水私下投入產品研發。而外界普遍擔憂Micro LED成本過高難以拿下市占,但與高階市場應用的OLED或LED成本差距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