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隨著十三五計劃的提出,制造業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中國制造”的洗牌轉型,成為這一發展的主流。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積淀,中國已是名副其實的制造大國,在LED產業當中,我國產品產量居世界領先水平,但“大而不強”的問題仍然存在,在需要前沿科技支撐的核心零部件領域,仍相對缺乏優勢。
在這股發展的大潮中,不少led顯示屏企業借著“一帶一路”的沿線發展國家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在“制造”的發展中,不斷提升產品的性價比及產品價值的充分體現,不斷創新改造。但是在不斷的企業的發展中,有一個重要因素不能在這場發展大戲中不能忽略——糧草。就如千年以來,一場大的戰爭,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甚至戰爭進行時,糧草都是需要不斷的補給中。
在21世界的企業中,產業發展,人才為先。尤其是像LED這樣的高速發展的科技制造業,已經面臨了經濟增速放緩、產能過剩、同質化嚴重的紅海,一部分重點企業通過戰略轉型,通過并購、合作、跨界等謀求拓展新的發展渠道;一部分企業則走進了發展的死胡同,規模停滯不前或越做越小,最終紛紛倒下、黯然退出。
與科研院校的合作,是一個技術創新的快速途徑。企業的研發要想獲得長足的創新發展,必須是“走出去”, 而與大學、研究院合作,建立產學研一體的發展模式是重要的“出走”途徑。許多企業與科研院校建立研發基地,是因為這些學術領域有著行業更多、更新的先進理論成果,而院校的研究,因為有著更深厚的理論支撐其研究成果更具有科學性和指導性,這能快速地促進新產品的誕生。另一方面,與院校合作還能在專業人才的選擇和獲取中取得優勢,畢竟目前國內大專院校相應的對口專業設置才剛剛起步,LED人才暫時還無法由院校批量培養,專業的人才成為企業眾搶的目標。
企業通過走出去謀求發展,可是也不能忽視了企業人才體系的培養。攘外必先安內依然適用于企業的發展。縱觀世界各發達國家的發展歷史,企業崛起離不開技術創新,技術創新離不開人才的培養。培養高素質的全面人才是LED企業實現“百年企業,千億市值”的重要抓手。既然LED行業都面臨了人才的匱乏,企業就需要自己培養人才,不斷提升現有人力的行業水平、職業技能及研創能力,將他們打造成行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并建立起人才對企業的認同和信仰,打造鐵打的鐵打的營盤,這樣企業才能有不斷創新的原動力,才能實現新工藝新技術上的突破,才能以差異化在市場中制勝。
當前,中國LED產業發展已進入穩定發展時期,保持良好的發展趨勢,熱度延續,隨著綠色環保進一步擴大,智慧城市的不斷改造建設,LED企業持續受益,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背景下,將創發展新高峰,而這個高峰的攀登,需要企業中人的帶領前行,培養人才才能攻克人才短板桎梏;才能推動企業創新驅動,激發企業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