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城市建設以綜合性試點和具體領域試點展開,目前已經覆蓋全國的所有重要城市。目前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將以“分級分類”試點建設模式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國家發改委提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推出100個新型智慧城市試點。”
2017年5月17日,正值一年一度的5.17電信日,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在北京萬壽賓館召開,國際電信聯盟將今年“世界電信日”主題確定為“發展大數據,擴大影響力”。聯想集團中國區首席架構師畢巍出席此次大會并發表演講,他提出,城市的智慧化鏈條很廣泛,整個的資源整合需找到一個正確的模式,這可能是打造未來智慧城市的關鍵所在。
資源整合 聯想建立泛數字化平臺
在整個資源整合的模式中,聯想把握的核心要素有如下幾點。首先,聯想經過摸索實踐認為,目前泛數字化是基礎,通過泛數字化的方式,把原來非傳統的一些領域數字化從而形成了數據,才能建立有效的大數據平臺。
在大數據平臺建立方面,他的特點是能夠容納各種來源大數據平臺再往上是行業應用、分析場景、行業應用。這有一個輔助手段,就是深度學習。深度學習就是把這么大的數量進行行業的建模之后,這些算法輸出一個非常有效的行業模型,承載在大數據平臺之上,形成一個行業的分析產品或者應用解決方案。這樣通過泛數字化,把各類萬物相連,整合進來,通過深度學習進行一個算法,形成一個有效的數據模型或者是模型識別,模式識別,進行進一步的網上推送。
其次,很多年前聯想做大數據,但做一些大數據量的分析的時,經常會碰到的問題就是分析不出有效的東西,這是當時最主要的問題。這兩年最大的突破就是深度學習,讓它的分析變的有效。
另外,在這些技術手段的綜合下面,我們看到四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產業升級,有可能用這些新的技術手段推動新產業升級,第二個就是民生服務。第三個是我們的智慧教育。最后一個是城市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整個智慧城市,聯想可以概括成一個功能模型,內部稱之為“三橫三縱”, 三橫上面是智慧應用的層面,當中是幾大平臺,底下是技術支撐平臺;三縱主要是個領域,三縱在這個智慧城市里面,智慧政府肯定是最基礎的,也是最最起步的需求,包括平安城市、應急指揮、智慧城管等等。
第二塊城市功能,一個是智慧民生,一個是整個的城市治理。城市治理包含了智慧公交,智慧民生可能是智慧出行、智慧宜居、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等這些方面。
產業升級里面,在每一個建設城市的領域里面都形成一個區域云,在這個區域云的過程中,它的起步在于整個的模塊,逐漸發展會覆蓋到當地區域的整個中小企業那里。在整個產業升級當中,重要的模式是智慧旅游、智慧醫療、智慧農業。當中是四大平臺,政務服務平臺,民生服務平臺,城市雙創平臺和產業服務平臺,最總目標是SPV運營公司,由它實際承載運營。
建設智慧城市 需注意五大要素
建設指揮城市的過程中,聯想認為五大要素比較重要,第一個是第層設計能力,第二個是PPP咨詢能力,第三是資源整合能力,第四是核心技術能力,第五是運營能力。
頂層設計能力,關鍵向上要攜手整個城市產業與城市功能布局的頂層規劃。所以這里面的頂層設計,其實是技術與整個城市規劃產業布局的牽手。核心技術能力,我們可能整合很多的資源,但必須要有自己核心的東西,數據中心的技術能力,我們上面看到是大數據或者深度學習,但是底下支撐有很多新的技術。比如GPU助力的一些服務器,專門為深度學習定制的。比如大數據平臺底下可能有分布式存儲的支撐,現在我們做得大數據,其實在整個技術平臺上是傳統一小部分存儲加上大批量幾十PB級的分布式存儲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