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萬億美元,這是思科報告對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家具市場規模的預測,同期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14.4萬億美元。相比于手機、電商領域已經成熟的行業格局,智能家居領域還處于一個群雄混戰的狀態,平臺與平臺之間、聯盟與聯盟之間雖然有一定合作和互動,但多數還各自為政。并且就智能家居從單品到生態進化的過程,目前看來還在初級階段,征途漫漫。
智能家居消費需求集中于功能與性價比
資本流入的方向和金額體現了投資者對于智能家居市場潛力具有強大的信心。在消費者群體里,智能家居究竟是怎樣?數據顯示,72.7%的被訪者認為智能家居應根據個人需求,進行個性化定制。在功能中,遠程監控、安防控制和個人健康管理成為被訪者關注較高的功能。
消費者在購買智能家居產品時,最為關注功能和性價比,而品牌和口碑考慮的較少,如何創造高性價比、功能多樣性的產品,或成為企業開發研究和市場推廣的方向。并且,新型的智能監控和個人健康管理設備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感興趣的領域,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投資開發價值。
用戶定位與用戶體驗限制智能家居發展
觀察所得,智能家居在投資人、消費者眼中,依舊占據一席之地。但是智能家居產品從概念到落地的過程中卻處處碰壁,市場表現似乎并沒那么樂觀。那么,智能家居落地究竟難在哪里?
1、用戶群體錯位,智能家居面臨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性能自動化,玩轉高科技,app一鍵搞定,條條都瞄準年輕群體的市場,80、90后對此新科技樂此不疲,但由于智能家居造價高昂,使得消費群體鎖定在高端人群,而能夠支付起智能家居高昂的建造和維護費用的,無疑是有一定經濟實力群體。但是,這部分人多為60、70后,對“智能”的概念并沒有太大興趣,甚至擔心在手機上安裝一個不知名公司研發的APP,將其與家電、門鎖或者支付設備等終端聯結,會有很大風險,安全性較低。所以,智能家居的用戶定位十分尷尬,因為受到經濟、安全等因素的限制,不管是哪個群體對智能家居的產品需求都不如預期,是導致其一度風靡大熱卻停滯不前的重要原因。
2、智能硬件各終端無法互通,用戶體驗差
智能家居在市場預熱已久,卻遲遲不見落地成型,品牌商不斷打出“用戶體驗”牌,卻依然沒能抓住用戶的心。說到底,還是家居系統中各設備終端無法互通互連的問題。眼下,這是整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面臨的巨大挑戰。目前不同品牌商及其終端產品大部分都互不兼容,很難建立一個統一的智能家庭自動化控制網絡中心。智能用戶必須通過他們智能手機上的不同應用程序來控制不同的設備,消費者的體驗度大大折扣。而且,行業不僅沒有一個領軍企業去對不同終端、設備后臺進行統一的協調,甚至缺乏公認的智能家居概念,加上第三方生活服務體系的不健全,現階段想讓用戶將興趣轉變為習慣性需求,仍需要時間。
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發展仍呈上升趨勢
根據創客實驗室發布的2016智能家居行業報告,對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發展趨勢在未來四年里呈不斷上升趨勢。2017-2019年增長速度相對較緩,直至2020年趨勢預測呈快速增長狀態,看來行內人士預估智能家居的市場培育期仍需3-4年的時間。
據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403.40億元,同比增長41%,預計到2018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1300億元,未來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48%左右。
總的來說,智能家居前景一片光明,但在實際落地過程中需要了解消費者的生活習慣及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精準定位用戶群體,并將分析得出的用戶行為、習慣與生產商對接,為消費者生產更有用更智能的展品,從而提高消費體驗。
點評:智能家居在家居市場,實際上目前是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一方面是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一方面是消費群體定位不明確,缺乏一個規范的市場?偟膩碚f,在未來,智能家居的市場是很可觀的,但是智能家居市場經營仍然需要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