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真正的巨頭,從來不會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
2016年,他們一騎絕塵。從LED上市公司已經出爐的2016年年報來看,LED產業寡頭獨領風騷:盡管LED芯片龍頭三安光電年報尚未出爐,但其盈利能力有目共睹;而血統純正的木林森2016年營收達55.2億元,牢牢占據LED封裝龍頭地位;利亞德也以43.76億元營收領跑led顯示屏;照明國際巨頭飛利浦2016年凈利雖有所萎縮,由2015年的2.4億歐元降至1.85億歐元,但瘦死的駱駝可比馬大。
2017年,他們繼續努力,或壕購或轉型或延伸新領域……
一、三安光電:打造植物工廠
福建三安集團為福建省光電產業做深做強產業鏈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范本——以傳統鋼鐵產業起家,轉型光電產業后,成為國內光電產業的龍頭企業,而今,借助光電產業的深厚積淀,三安集團先是發力集成電路和高端芯片產業,又延伸光電產業鏈,開起了“植物工廠”。
不久前,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1000套價值200萬美元的植物工廠栽培模組設備從廈門啟運發往美國,這是國內首次出口植物工廠栽培模組設備,這些設備將用于開設一家“植物工廠”。
植物工廠栽培模組設備的應用在安溪湖頭光電產業園內的中科生物產業基地已有現成的案例。2015年,三安光電與中科院植物所共同出資組建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基地一幢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的廠房已經投入使用。“植物工廠”的車間由舊廠房改造而來,它更像是一個生產食品的無菌車間,所不同的是,這個車間生產的產品是蔬菜,也有金線蓮等藥用植物。
這套植物工廠栽培模組設備的用處是,控制植物的生長環境,比如光和營養液的配方比例。在這里,“光配方”并非新鮮名詞,顧名思義,它可以根據不同植物的不同需要,針對性地配置不同光線,這些光線替代了陽光對植物起光合作用,營養液則替代了土壤。營養液的妙用還在于,它可以根據人體的需要,喂給合適的配方,從而讓“植物工廠”生產出來的蔬菜變成“功能蔬菜”。
對于三安光電來說,種植模組設備的出口和“植物工廠”的順利投產,同樣具有里程碑意義,它標志著三安光電在做深做強產業鏈上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三安光電是國內光電產業的龍頭企業,也是國內產業鏈最完整的光電企業。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國內LED照明燈具中,三安光電的市場占有率超過68%,而80%以上的LED燈使用了三安光電的芯片。
在中科生物的“植物工廠”中,光配方、植物栽培技術和營養液是核心競爭力。三安光電掌握有光配方的前沿技術,中科院植物所在植物栽培技術上技術力量雄厚。三安集團董事長林秀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科院擁有植物栽培技術,三安擁有光配方的生產技術,二者的聯手是在國內建造“植物工廠”的最佳拍檔。
“植物工廠”湖頭產業化基地的成功量產,已經帶來了多方共贏。安溪縣政府的一位人士指出,中科生物“植物工廠”模式的成功實踐,既是三安光電產業鏈的重要延伸,也為推動安溪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范本。
二、木林森:擬作價40億元購買明芯光電
昨(30)日晚間,木林森發布公告,公司擬作價40億元購買明芯光電100%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木林森將持有明芯光電100%的股權,明芯光電將成為木林森的全資子公司。
具體來看,木林森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和諧明芯、卓睿投資所持有的明芯光電100%的股權。其中,擬以28.53元/股發行9624.96萬股,股份對價27.46億元;現金對價部分則不超過12.54億元。
據披露,明芯光電設立于2016年7月。其中,和諧明芯認繳出資額39.96億元,為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99.9%;卓睿投資認繳出資額400萬元,持股比例為0.1%。截至本次預案披露日,明芯光電資產總計約1.54億元,所有者權益合計1.53億元。明芯光電的主要資產為間接持有目標公司LEDVANCE的100%股權。
LEDVANCE 是由歐司朗公司剝離通用照明業務設立。歐司朗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光源、燈具和照明解決方案提供商,為適應戰略定位從整合照明制造商向專業照明服務提供商的轉變,歐司朗公司決定對通用照明業務進行剝離。剝離完成后,目標公司 LEDVANCE 將承接歐司朗通用照明業務,主要涵蓋傳統光源和 LED 光源,并將在未來重點拓展 OTC 燈具、智能家居電子業務。
木林森表示,由于公司與LEDVANCE主營業務均涉及照明設備及解決方案,本次交易完成后,雙方將在銷售渠道、運營成本、技術研發和管理經驗等方面形成優勢互補,將發揮“歐司朗”高端品牌與“木林森”制造成本優勢相結合的協同效應。同時,本次交易將成為公司實現全球化布局的重要舉措。
三、飛利浦照明:向物聯網邁進
在飛利浦照明的2017創新日,飛利浦照明CEO洪岸禮(Eric Rondolat)、首席創新官邱戎紅、大中華區總裁王昀一字排開,宣示這間擁有125年歷史的老牌企業,要往“物聯網的照明公司”(lighting company for the IoT)邁進。
洪岸禮表示,LED節能和智慧互聯,讓光傳遞訊息,是飛利浦照明在2017年的兩大方向。
“我們也在想,要知道自己的目標,不是該做什么,而是清楚知道為什么我們在做這件事,”洪岸禮說。
未來的照明要更聰明、客制化
對飛利浦照明而言,2016年是轉型的重要分水嶺。首先是飛利浦中止旗下LumiLEDs和汽車照明部門合并出售的計劃。去年5月,照明事業分拆為獨立公司,于荷蘭阿姆斯特丹掛牌上市。目前,母公司飛利浦持股比例約55%。
攤開飛利浦照明去年的財報,轉型壓力也躍于紙上。
2016年,飛利浦照明整體營收的可比較銷售額(comparable sales growth)較前年萎縮2.4%。凈利由2015年的2.4億歐元降至1.85億歐元。調整后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Adjusted EBITDA)則從前年的5.47億歐元,成長到6.45億歐元。
其中,LED和居家部門的可比較銷售額,分別比前年成長16%和11%。營收規模較大的兩個事業群,涵蓋商辦大樓、醫院、工業、室外環境等專業部門則微降0.5%,以非LED產品為主的燈具部門則大減15.8%。
隨著愈來愈多LED制造商投入,價格戰日漸升溫,專業和居家部門就成了飛利浦照明轉型中的兩大重點。
上海楊浦區里,施工中的圍墻與工地之間,佇立著一座廢棄十年的老舊鋼琴工廠。兩年前,鋼琴工廠改裝成“E朋匯綠色創意產業園”,飛利浦照明的系統也融入其中,作為綠色低碳的應用之一。辦公室里,只要人離開座位區,系統偵測到五分鐘之內沒有動靜,燈就會自動關閉。負責招商業務的周景說,平均而言,這一層樓,一天能省下大約70度電。
但省電只是一部份,未來的照明系統還要更聰明、客制化。
跨品牌的資源整合更重要
位在北京的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就進一步采用PoE(Power over Ethernet,以太網供電)的智慧聯網照明技術。這座將近零能耗的新建筑,讓員工可以透過手機應用程序,設定燈光明暗的喜好。
“無所不在的照明設施是物聯網的核心。擁有豐富傳感器的智慧互聯照明系統,已經被整合到整座建筑物的訊息網絡之中,”飛利浦照明大中華區總裁王昀說。
需要整合的不只訊息,還有跨品牌的資源
家居智慧照明系統Hue,就是飛利浦照明轉型賣“光”的橋梁之一。使用者可以透過手機應用程序,經過飛利浦照明的系統后臺,來改變居家照明的設定。
Hue的發明者兼飛利浦照明居家互連照明部門主管亞尼(George Yianni)說,“我們賣的不只是燈泡,而是用燈光改變你的家和生活的方式。”
去年9月,華為和飛利浦照明簽署合作協議,成為家居智慧照明系統Hue之友(Friends of Hue),連結OceanConnect物聯網平臺。比方說,一旦監控攝影機發現可疑人物入侵,就會在報警的同時,連同家中的Hue燈泡亮起紅藍光的警示燈。
11月,飛利浦照明和小米組成合資企業,主打智慧家庭和物聯網LED照明產品,F在,邱戎紅宣布,飛利浦將和中國移動研究院合作,共同針對蜂窩物聯網(Cellular IOT)標準進行研究。飛利浦照明也在中國移動的5G聯合創新中心,設立智慧互聯道路照明應用展示。
從賣燈到賣“光”,飛利浦照明能不能開創穩定的新獲利模式,還需要時間證明。但可以確定的是,“照明”的定義正在改變,只會愈來愈超乎想象。
四、利亞德:強勢進軍VR產業
利亞德上市5年來實現30余倍市值增長,目前市值突破300億。對于未來三年的業績目標,利亞德集團董事長李軍在30日舉行的利亞德上市5周年暨年報發布會上明確提出力爭2019年實現營收140億元以上,市值突破1000億元。
收入和利潤雙翻番,LED智能顯示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
2016年利亞德再次實現了收入和利潤的雙翻番,從而成為三千多家A股上市公司里實現凈利潤三年(2014年—2016年)連續翻番的兩家公司之一。2016年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利亞德實現營收43.78億元,同比增長116.45%;實現凈利潤6.69億元,同比增長102%。此外,利亞德還預告了2017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1.64億-1.8億,同比增長100%-200%,業績大超市場預期,延續高增長態勢。
面對利亞德交出如此漂亮的成績單,李軍表示,主要得益于利亞德2016年“文化科技+金融”正確的戰略發展方向,在此方向的指引下,利亞德取得了如下成果:
第一、2016年利亞德LED智能顯示斬獲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殊榮;城市景觀亮化全國布局初步完成,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夜游經濟全面啟動,文化旅游全面開花,市場前景可期。
第二,國際業務協同整合成功,美國平達利潤實現倍增,國際戰略布局已經展開;在原有布局的基礎上,收購美國虛擬動點NATURALPOINT公司,強勢進軍VR產業。
第三,以共建幸福城市為平臺和支撐,協同集團業務實現全面高速增長,并以合伙制為激勵,推動新媒體、集成、體育、軍事、教育等多領域拓展。
幸福城市建設有效落地“文化科技+金融”戰略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30年后,城市GDP增速見緩已成定局,幸福城市建設將成為城市管理者打造差異化核心競爭力的中心任務。基于對中國城市發展方式轉變的洞察和前瞻性眼光,2016年“文化科技+金融”戰略升級后,利亞德基于五大板塊“夜游經濟、文化旅游、智能顯示、體育運動、VR體驗領創性地推廣“幸福城市”服務內容,根據各城市發展規劃和目標制定“幸福方案”,幸福城市建設成為了利亞德集團中長期的境內業務發展定位。
目前夜游經濟、文化旅游、智能顯示已經較為成熟,成為利亞德業績主要貢獻點。據利亞德2016年年報數據顯示,緊隨小間距爆發機遇,開拓渠道資源,打開海外市場,2016年智能顯示板塊實現營收30.63億,同比增長136%;加速外延戰略,全國布局,搶占市場先機,2016年夜游經濟板塊實現營收8.67億,同比增長111%;綜合設計及運營優勢突出,2016年文化旅游板塊實現營收4.22億,同比增長42.13%。
據了解,“幸福城市”建設的具體項目分為非經營性業態和經營性業態。非經營性業態,如城市景觀亮化、智能顯示平臺搭建等非盈利性建設內容,利亞德集團提供設計、產品、實施及服務,采用“建設服務”方式;經營性業態,如演藝、娛樂、消費等所涉及的建設內容,利亞德將參與投資和運營!靶腋3鞘小表椖康倪\作模式,可采用通常的“EPC模式”,也可采用利亞德創新的適用于“夜游經濟”和“文化旅游”項目的“PPP模式”。
強勢進軍VR產業,定義VR新時代
在李軍看來,利亞德“幸福城市”各個板塊的實施均以科技為基礎,展示文化內容,而VR技術的成熟和普及,將大大提升各板塊的科技水平,吸引更多游客,提升幸福指數,實現“幸福城市”建設目標。
隨著VR未來將滲透至人們生活各個領域的趨勢被全球各界所預知和認同,利亞德2016年開始布局VR產業,深入分析了VR產業鏈發展特點后發現,個體體驗向團體體驗的需求提升必將帶動VR產業進入下一發展階段。交互技術和設備的成熟,促進了VR產業的發展,也拓寬了VR的應用領域,成為VR產業發展的靈魂。
因此利亞德集中布局了交互設備方向的動作捕捉領域,包括光學動作捕捉(100%控股的NATURALPOINT,以下簡稱NP)、慣性動作捕捉(參股的孚心科技)和步態動作捕捉(參股的VIRTUIX),以及手勢識別領域的極魚科技、VR教育領域的黑晶科技以及全景視頻領域相關公司。
未來,利亞德將利用現有的技術進行多方面的組合,通過技術上的組合來實現不同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實現B端和C端各種解決方案的覆蓋,并以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結合集團優質的垂直行業的布局,提供針對垂直行業的商業解決方案,促進行業應用發展占領虛擬現實及動作捕捉的行業市場份額。利亞德最終希望以交互為核心,覆蓋產業鏈,定義VR新時代。
未來三年市值有望突破千億元
經過2016年對戰略執行思路的日漸清晰化。對于未來三年的目標,李軍表示,2017-2019年的業績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力爭2019年實現營收140億元以上,市值突破1000億元。
利亞德集團董事長李軍暢談未來三年發展規劃
2017年是利亞德集團“文化科技+金融”戰略執行的第二年,李軍從六個方面詳細介紹了利亞德“文化科技+金融”戰略實施次年規劃的實施路徑。第一,多渠道迎合LED小間距電視爆發,保持市場占有率。第二,整合集團資源,搶占“城市景觀亮化”份額。第三,加速文化旅游份額。第四,深耕幸福城市,以“幸福城市”為模式,通過“夜游經濟”、“文化旅游”、“智能顯示”三大業務板塊切入城市建設,并持續將每個切入的城市深耕,發揮產業集群效應,深入為全國各城市提供“幸福城市”的建設和運營服務。第五,繼續構建海外平臺。第六,利用NP技術優勢,擴大VR的應用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