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目前可能沒有商用Micro-LED面板在生產中,但是這項技術正在興起,極有可能代替當今高端智能手機的顯示屏。除了具有至少與OLED相同的圖像質量外,Micro-LED技術還預示著更低功耗、更高峰值亮度和甚至更多像素密度的面板。
但是,除了圖像質量之外,Micro-LED也出現了一些令人興奮的新的前景。
Micro-led顯示屏也可能迎來智能顯示的時代。換句話說,在顯示屏里面嵌入其他電子器件,除了現在的電容式觸控和圖像顯示功能之外,還可以執行其他任務。
Micro-LED是否可以實現?
Micro-LED比較少說的一個優點是其非常緊湊的尺寸。尺寸在100微米以下,這些LED比頭發的寬度還薄。當放置在顯示面板矩陣中時,這些LED之間留有的空間比常規子像素多得多,這些空間可以用TFT(薄膜晶體管)以及其他電路位填充。此外,Micro-LED光圈據說只有10%,這意味著光線可以從狹窄而有效的出口直接從顯示器放出。這意味著在LED旁邊放置組件不會影響其光圈或亮度。
智能顯示器并不是新說法。包括蘋果和三星在內的公司一直在努力地將指紋掃描功能嵌入當前一代Oled顯示屏內。由于技術上出現了困難,這些功能尚未進入最新款智能手機中,這極有可能跟有限的備用空間和生產困難有關。轉向Micro-LED將為工程師提供更多的空間。
話雖如此,適配這些Micro-LED的組件類型有一些限制。中型或大型IC或加工部件肯定會太大而不適合。請記住,這個是在高分辨率面板中處理幾微米的空間。相反,互補電路將被限制在小型單獨部件上,比如晶體管、電阻器和其它二極管。這些仍然可以形成復雜且有用的電路,但其他主要的加工仍然得在其他地方處理。
缺點是將其他定制的電子元件蝕刻進LED晶片或芯片用于TFT結合會非常難而且貴,在潛在應用中也相當有限。如果許多不同的公司想要不同的東西,經濟上也可能不可行。嵌入式指紋掃描可能最終是通用的智能手機功能,但對于面部掃描或溫度感測應用來說則不一定。
相反,micro-LED芯片制造商將智能顯示器組件與LED表面貼裝芯片部件一起集成可能會更有意義。不必將電路蝕刻進各種顯示層中,智能顯示器組件可以像常規集成電路一樣與定制TFT安裝。
這可以使智能技術在屏幕的任何部分實現,同時使面板生產稍微更模塊化。目前,micro-led顯示屏生產尚不可行,因為制造機器還沒有實現將100μm LED精確放置的能力。
智能顯示器能做什么?
如前所述,顯示屏內指紋掃描很可能是人們看到的智能顯示技術的首例。傳聞蘋果和三星都在進行試驗。事實上,許多與蘋果相關的專利及其2014年收購LuxVue都針對掃描,旨在使用嵌入在顯示器中的紅外燈和探測器來掃描指紋。這些額外的二極管當然可以放置在micro-LED像素之間的備用空間中。蘋果新推出的iPhone X中包含的Face ID技術也具有紅外掃描技術。
嵌入屏幕的光檢測器也可以引入新的控件和手勢,無需用戶觸摸屏幕。基于此,其他的想法包括嵌入式溫度或污染傳感器。雖然像心率監測器這樣的想法可能更有意義,但是當用戶觸摸顯示器時,可能會發出讀數。將手機的環境光傳感器移動到顯示屏中也可能是一個整體的決定,這樣制造商可盡可能地減少邊框。
Micro-LED技術還處于初期階段,因此這些先進的智能顯示用例可能會更加遙遠。但是,micro-LED 生產的進步最終會使工程師能夠將新的傳感器和智能技術應用到智能手機、智能手表和其他顯示器上。這一定會為我們的消費者帶來一些有趣的新用例。
(來源:LEDin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