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進入2016年以來,LED行業漲價風波從未停息過,一波未過一波再起。
今年5月份全球LED芯片大廠臺灣晶元光電針對部分芯片產品調高價格。8月底,中國市場LED芯片和封裝企業跟隨漲價,漲價幅度在5%-15%之間。
今天,微信朋友圈兩家鋁基板廠商同時發出了漲價通知。
那么,板材價格上漲又會給行業帶來什么影響?
基板材料漲價,銅箔是“罪魁禍首”
多年來,基板材料因為產能過剩,價格一直非常低。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爆發式增長,需要大量使用電解銅箔,銅箔廠商將大部分訂單轉到新能源汽車領域,一時間導致上游銅箔出現供應緊缺局面,并且市場缺口非常大。
業內人士透露,原材料供應商價格其實從6月份就已經開始漲價,到目前為止已經漲了3輪,漲幅達到10%——30%。此外,國家“去產能”政策調控效應持續顯現,尤其是G20峰會期間的環保監管力度大,煤改氣的工藝導致大量廠商無法正常生產。
再加上鋰電、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快速成長周期,產品利潤也很高,銅箔廠、鋁廠都優先選擇供應,從而導致漲價風聲四起。
國內PCB最大供應商之一中信華副總裁丁會響表示,“這種銅箔短缺相當于板材商沒有米下鍋,甚至出現一些板材商開始競價買銅箔。”
同時,隨著電子行業即將進入旺季,直接導致板材廠商在訂購原材料時根本沒有話語權。目前,原材料價格每天都在變化,導致一些客戶開始出現恐慌性的采購現象。
隨著旺季來臨,供需關系緊張會更加持續,在短時間內漲價很難緩解,今年應該看不到不漲價或價格平穩的希望。
“銅箔價格上漲,板材廠商也進行價格上調,你漲,我也漲,結果全行業都在漲。越漲越買,從而導致假象缺貨。”另一家PCB主要供應商沃德科技銷售總監胡涌認為,“其實市場需求沒有這么大,這輪漲了之后,大概會停息2個月,可能元旦前夕還會有所上漲,但漲幅不會太大。”
隨著基板材料價格上漲的消息傳出,客戶也只能接受漲價,并且能夠接受10%左右的價格。
漲價風潮已經刮起,市場需求是否會持續增長值得關注。
中信華近期已經在籌備擴產計劃。
“6月份收購的珠海先進公司在進行采購設備,預計11月份設備基本到位;10月份大亞灣二期會進行投產;9月22日剛剛在江蘇設立新的生產基地,為整體做基礎的奠基。”丁會響透露。
板材漲價,預示行業洗牌開始?
業內人士預計,此次板材漲價的源頭主要是上游原物料,預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對于下游客戶群體來說,板材漲價會導致下游廠商成本上漲,相信下游客戶會根據自身客戶群體所能接受的范圍進行價格調整。”丁會響表示。
目前,PCB在LED行業的應用主要是封裝、電源、照明等領域,尤其是led顯示屏今年以來需求的快速增長,COB等封裝市場規模的增長,都在催生PCB市場的需求增長。
板材漲價對下游照明企業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因為板材成本在整個照明產品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太大,大概在5%-8%之間。三雄極光副總經理林巖表示,“作為照明廠商,我們不會因為板材漲價而跟著漲價,我們會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成本的合理控制。”
科谷電源總經理王才祥也持有同樣的觀點,“雖然基板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我們成本增加,但是作為電源廠商我們不會漲價。接下來,我們就會在管理生產、設計方案、企業經營等方面進行優化,緩解漲價的壓力。”
但對于小企業來說,上游原材料的漲價無疑會產生不小影響。
胡涌表示,“下游面臨的變化跟我們做板材的應該是一樣的,大企業采購量大的,會有一定的談判籌碼。小企業沒有機會談,我們說漲多少就漲多少,否則,我們不會再供貨。這樣一來,下游的小企業成本將會提高,肯定難以生存,會加速并購,整合,洗牌。”
漲價會造成新一輪洗牌,沒有品牌優勢,沒有購買力的PCB企業很難生存,因為沒有錢買材料,有錢也很難買到材料,導致無法交貨。
事實上,近年來板材原材料的價格一直在下滑,而需求量且逐年增長。這也導致很多PCB企業因為價格戰而被擠出市場。
“沒有規模優勢的企業,價格也沒有優勢,訂單自然會驟降,因為漲價并不會讓市場需求增多。”胡涌提到。
事實上,行業的洗牌是大勢所趨,材料漲價只是加速了洗牌過程。
“此次漲價對LED行業洗牌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這就如同催化劑,但并不會產生特別大的影響。” 林巖最后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