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與城市轉型發展深度融合的產物,體現了城市走向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本質需求。隨著我國城鎮化加速發展,每年有上千萬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大量人口流入引發的部分地區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安全隱患等“城市病”問題日益嚴峻。為解決城市發展難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各地城市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

政策鼓勵,金融機構意愿增強,PPP大行其道
傳統地方政府融資的重要渠道—融資平臺被剝離政府融資職能,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PPP是政府項目融資的一種模式,目前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被國家大力推廣。利率下行,金融機構投資PPP項目意愿增強。
PPP模式喚醒智慧城市新活力
過去兩年,智慧城市標的企業表現不佳,項目實際運營遭遇瓶頸。智慧城市建設是個龐大復雜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融資問題是智慧城市推進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政府投資民間資本建設運營模式與BOT模式難以支撐智慧城市行業快速發展。國家政策推廣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服務公共領域,助力智慧城市建設。PPP為智慧城市發展帶來資金增量有望達超千億。
企業對智慧城市PPP的積極性明顯提高
新型智慧城市從頂層設計出發注重互聯互通,解決信息孤島、碎片化等問題。PPP企業長期受益于項目運營,隨著政府大數據步入黃金年代,PPP卡位數據金礦對企業具有巨大吸引力。智慧城市建設PPP模式已經成為市場主流,企業如果想在智慧城市中有所作為必須大力擁抱PPP模式。
智慧城市PPP項目加速落地
最終落地的PPP項目經過政府、企業、金融機構三重篩選,項目支出納入政府預算管理,優質可靠。根據目前的情況,PPP落地呈加速趨勢而且項目落地率顯著提高,其中市政工程獨占鰲頭。今年上半年以來,智慧城市實質性合同開始增加,絕大部分都是PPP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