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偏見是可怕的,它能把真相看成假象,把白天看成黑夜。偏見一旦形成,眼睛就失去了觀察力,頭腦失去了思辨力。
偏見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它由各種因緣際遇雜糅而成。
在中國彩電行業,就存在這樣一種偏見,明知全世界公認OLED代表了彩電顯示技術的未來,仍有企業喋喋不休地給OLED潑臟水。這種情況極不正常。
若問2016年中國彩電行業的最大變化是什么?我的回答是:OLED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今年以來,大量企業及資本蜂擁進入OLED領域,從上游面板到下游整機,OLED各個環節均呈現爆炸性增長態勢。目前已知的是,全球主流彩電企業大多已進入或宣布進入OLED領域,尚未進入或猶豫是否進入的企業不足三分之一。
令人不解的是,至今仍有企業對OLED抱著不識時務的態度,刻意放大OLED不足試圖以此達到阻滯OLED到來的目的。這部分企業被稱為“反OLED陣營”。
俗話說金無足赤,我相信OLED一定也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之處。如果本著促進產業進步的態度探討OLED的問題,我們不僅不應該批評還應該鼓勵。問題在于,反OLED陣營對OLED的指責,分明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為指責而指責。比如,他們從不關心市場上在售的OLED電視真實狀況到底什么樣,一味拿OLED電視3年前乃至5年前的不足說事,比如,OLED“良率低,有殘影,壽命短”,我認為這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先說OLED“良率低”。目前,4K OLED面板良品率是80%,這個良品率高不高?我認為不是很高,因為4K LED面板良品率已經達到90%以上,OLED也應該達到或超過這個比例;但我也不認為這個良品率很低,因為液晶面板發展初期良品率只有不足50%,十年后才達到80%;而OLED只用2年就達到了80%的良品率,應該說速度已經很快了。我估計2018年4K OLED面板良品率能達到90%。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當年,我們不也沒有因為液晶面板良品率低于60%而拒絕進入液晶電視領域嗎?
再者,面板良品率的高低和消費者利益并無直接關系,良品率高低關乎的是OLED面板制造商的利益。即使良品率再低,消費者買到的OLED電視用的也是合格的面板,沒有哪個大牌企業會用不合格的面板制造電視,那等于砸自己的飯碗。沒有誰會傻到這么干。
因此,對消費者講面板良品率低沒有任何意義,而且顯得自己很外行。
次說OLED“殘影”。早期的OLED電視確實存在這方面的問題,長時間播放固定畫面之后屏幕上留下淡淡斑痕。目前這種狀況已不復存在,主要是制造商通過品質改善算法及改善元件特性,徹底解決了這一問題。比如,創維方面就表示,在家庭正常觀看狀態下,其OLED電視確保連續播放10000小時不出現殘影。
再說OLED“壽命短”。目前,主流品牌的OLED產品壽命可確保5萬小時以上。5萬小時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說,即使你每天觀看8小時,也可確保使用17年以上。你知道中國對彩電正常使用壽命的規定是幾年嗎?8年。OLED壽命超過國家規定兩倍以上,在我看來這壽命不是短了而是太長了,須知,中國消費者對電視產品的更換周期一般在6—7年,太長的生命周期沒有意義,只會增加制造成本。
反OLED陣營對OLED的抨擊,基本上都停留在紙上談兵層面。OLED電視到底怎么樣?其實很容易印證,只需到家電賣場走一圈一切都了然于心,所謂”事實勝于雄辯”。到現場親自試試、看看OLED電視圖像表現力是不是好于液晶?仔細端詳端詳外觀造型是不是更漂亮?最后再談談價格看能不能更優惠?如果你是個細心人,不妨留意一下畫面看有無殘影?問問壽命能否達到5萬小時?如果這一切都沒問題,再決定是否購買。記住:一定要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做一個有獨立判斷力的消費者。
今天,不少消費者買電視的時候面臨一個“到底該選擇誰”的問題,我給出的建議是這樣的:對于大多數購買力一般的消費者,液晶是無須思考的選擇。因為液晶發展到今天,產品非常成熟,且價格低廉,比如,你買一臺55英寸的4K OLED電視可能要10000元以上,但你買一臺同樣規格和配置的液晶電視,只須5000元左右;如果你的購買力中等偏上,比如你擁有一套100平方以上的房子,還有一輛不錯的汽車,我建議你買OLED電視,因為它更符合你的身份,更匹配你的家居環境,還有,你不必擔心買的是一臺有可能在未來二年過時的電視。
有人總擔心OLED有產品缺陷,我只能說,OLED產品發展到今天已經沒有明顯缺陷,不那么完美的地方肯定是有的。實際上,即使你最為信賴且成熟度最高端的液晶電視,也是有缺陷的,比如畫面拖尾現象(即畫面響應速度)即使最高端的液晶電視也沒有解決,這就是很多人發現“自家的液晶電視畫面下方劃過字幕時看不清楚寫的什么”的原因。
這么說吧,OLED電視發展到今天,產品成熟度已經很高,如果有企業還在喋喋不休地糾纏于它三年前、五年前的不足,只能說明這個企業太LOW了。
說實在的,我對二代量子點電視(即QLED)也很期待,我相信QLED和OLED一樣都是很好的顯示技術。問題在于,QLED商用化還需要再等4-5年。綜合各種因素評判,OLED無疑是當下最好的顯示技術。
所以,我們要心平氣和地看待OLED,好比我們不能因為某人開啟了特斯拉轎車自動駕駛模式被撞致死,就否定特斯拉轎車,否定自動駕駛是一個道理。對于那些因為缺乏戰略遠見而沒能及時進入OLED領域,導致其市場地位越來越被動的企業,我不持同情態度。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謂“預”,就是預見。
(來源:中外管理雜志 作者:劉步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