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決定收編在鴻海旗下進行重整的日本液晶面板大廠夏普(Sharp)29 日于日股盤后公布上季(2016 年 4-6 月)財報:因提供給大客戶的中小尺寸面板、相機模組銷售減少,拖累合并營收較 2015 年同期大減 31.5% 至 4,233.97 億日元,不過因進行結構改革措施,帶動顯示本業獲利狀況的合并營損額僅 25.17 億日元,虧損額較 2015 年同期(營損 287.60 億日元)驟減 91%,顯示最終獲利狀況的合并凈損額也自 2015 年同期的 339.82 億日元縮小至 274.52 億日元。
(Source:夏普)
夏普指出,上季對權益法適用公司“Sakai Display Product(SDP)”提列 115.99 億日元投資損失。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目前透過投資公司“SIO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持有 SDP 37.61% 股權,和夏普(持有 37.61%)并列為 SDP 的最大股東。
日本媒體曾于 27 日報導指出,因夏普進行營運合理化、效率化措施,退出持續不振的美國電視事業,且遵循鴻海方針、修正零件采購網進行成本刪減措施,帶領夏普收益當前似乎已呈現明顯改善跡象,上季(2016 年 4-6 月)夏普顯示本業獲利狀況的合并營損額預估僅約 50 億日元左右水準。
夏普公布的營損金額僅有日媒預期的一半水準,而此對即將收購夏普的鴻海來說,算是一項好消息。
上季夏普液晶面板部門營收較去年同期大減 37.7% 至 1,170 億日元、虧損額為 107 億日元(2015 年同期為虧損 137 億日元);太陽能電池事業營收驟減 40.7% 至 218 億日元、虧損額為 63 億日元(2015 年同期為虧損 39 億日元);消費電子產品事業(包含液晶電視、人型機器人手機 RoBoHoN 等產品)營收下滑 24.1% 至 1,532 億日元、營益為 125 億日元(2015 年同期為虧損 117 億日元);電子元件事業(包含智能手機/車用相機模組等產品)營收下滑 45.1% 至 750 億日元、營益驟減 82.3 %至 5 億日元。
夏普上季液晶電視銷售量較 2015 年同期下滑 29% 至 100 萬臺、手機(含智能手機)銷售量驟減 44% 至 57 萬支、照相模組銷售額驟減 57% 至 326 億日元。
夏普未公布今年度(2016 年 4 月- 2017 年 3 月)財測預估。
關于和鴻海的策略合作狀況,夏普表示,待鴻海完成對夏普的出資后,新營運體制將上路,推動雙方的策略合作,細節包含將解除夏普債務超過局面及強化夏普財務基本面、考慮營運效率將整編事業部門、將雙方合作的相乘效果最大化,且在進行必要的成長投資時,將藉由具競爭力的商品、服務,開拓新 IoT世界。
29 日為夏普在東證一部掛牌的最后一天。因陷入債務超過局面,故下周一(8 月 1 日)夏普將降級至東證二部,且也將從日經 225 指數的成分股中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