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全球半導體大廠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TI)的 DLP 顯示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醫療及消費市場等多種領域,近日展示穿戴式顯示器、微投影機、進階光學控制產品等多項應用及解決方案。
數碼光源處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為市場主流顯示技術,以數碼微鏡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技術為核心,DLP 芯片上最高可裝載 880 萬個微鏡,每秒開關速度高達上萬次。
TI DLP 產品部門臺灣業務經理賴升彥表示,DLP 具有速度方面優勢,開關速度快且延遲性低,比起競爭對手要快上數倍,若運用于虛擬實境(VR)頭戴式顯示設備(Head-Mounted Display,HMD)結合無人機應用,速度就成為相當重要的關鍵。DLP 做為微機電系統(MEMS)產品已通過市場驗證,過去十多年來已出貨超過 4,000 萬芯片組;DLP 也能提供高填滿率(fill factor)及光效率,讓影像畫面更完美清晰。
顯示器產品方面,采用 TI DLP Pico 投影顯示技術的可攜式微投影機“JmGO”,能夠投射出高解析、高亮度的 100 寸大屏幕影像,實現“無屏幕電視”(screenless TV)概念。除此之外,DLP Pico 技術也逐漸進入家電領域應用,例如運用投影功能代替廚具開關按鍵、投射食譜、模擬爐火溫度等。
進階光學控制產品方面,TI 針對 3D 打印、直接成像微影(direct imaging lithography)、3D 機器視覺、光譜儀(spectroscopy)等應用,推出高速精準的光源操控解決方案,能支持各種光源包括激光、LED 與電燈,適用于可見光及不可見光應用,推動工業與醫療解決方案創新,應用層面還包含檢測食物組合成分的物質檢測儀器。
汽車顯示產品方面,針對車用抬頭顯示器(Head Up Display,HUD)應用,DLP 實現業界最寬廣的視野,角度最寬可達 12 度,虛像成像 10 公尺,可支持擴充實境(AR)應用,將導航指示顯示在駕駛前方視線內,協助駕駛專注路況。另外 DLP 技術也能運用于汽車頭燈上,突破現有矩陣式 LED 頭燈限制。
DLP 顯示技術可廣泛用于各種應用設備,包括 AR、VR、無人自動駕駛車、機器人等都是潛在應用。TI專門針對工業應用開辟一條產品線,利用先進的光控技術應用,實現各種應用市場,包括3D機器視覺、3D打印、數字曝光和近紅外光譜分析四大產業。同時,還將DLP技術拓展至汽車、家庭自動化、 智能家居或智能互動控制等方面的應用。
PCB光刻、FPD光刻、激光標簽、3D打印原型設計和直接制造等都是DLP所擅長的,而針對每一個具體應用,DLP的優勢也有所不同。比如針對數字曝光領域,DLP擁有高速的數字圖形成像提升數據的吞吐量,微鏡尺寸支持7/10/13微米,實現更高的曝光精度,波長支持從365至2500納米,適合各種UV光敏材料。
而針對3D打印技術,DLP由于采用了單次照射整層曝光,構造時間恒定,對于復雜圖形來講比逐點技術構造更快。分辨率達50微米,因此可以更靈活的編輯高分辨率圖形。支持波長寬因此可以與各種聚合物或樹脂兼容。此外,由于MEMS技術更為可靠,因此無需更換額外的易耗品。
光譜分析是DLP未來最有發展的潛力應用之一,能夠以低成本實現實驗室級固體液體的判斷,可實現緊湊、穩健且耐用的系統設計,同時濾波器的可編程特性可更加靈活地實現最新技術。
“DLP產品部門是TI一個非常好創新的代表,我們會不斷投入研發,希望它能給客戶更多超越傳統顯示的應用,以改變人們的生活。”TI DLP產品嵌入式業務總經理Mariquita Gordon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