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市場預期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將取代液晶,成為智能手機面板主流產品,而在蘋果(Apple)帶動下,OLED市場競逐更趨白熱化。與此同時,業界也正密切關注蘋果所布局的新一代顯示技術“Micro LED”,有望超越OLED顛覆現有顯示技術局面,并將拓展更高層次的技術應用。
收購LuxVue Technology,展開專利技術布局
微發光二極體(Micro LED)顯示技術已發展多年,直到蘋果收購了美國MicroLED顯示技術公司LuxVue Technology后,引發市場熱切關注。LuxVue成立于2009年,主要研發用于消費性電子的低功耗Micro LED顯示技術,并經三輪融資募得4,300萬美元資金。美國矽谷知名創投公司KPCB為其投資者之一,該公司合夥人John Doerr曾表示,LuxVue的顯示技術別具突破性;而臺灣面板廠友達、IC設計廠聯發科及奇景光電,都曾持有LuxVue股份,之后因LuxVue被蘋果收購而早一步處分持股。
蘋果看上LuxVue所擁有的Micro LED技術,2014年5月證實收購LuxVue,取得多項MicroLED專利技術,此后也持續布局有關技術專利。借由整合LuxVue技術,蘋果可望為旗下可穿戴設備、手機等產品提高屏幕亮度,并降低電池能耗、延長續航力,為硬體設備拓展創新可能。
▲Micro LED陣列結構圖(圖片來源:USPTO)
不過,蘋果對于并購LuxVue一事表現得相當低調,除了拒絕透露有關細節外,也以一貫的官方說法回應,表示蘋果不時收購小型新創公司,通常不會針對收購目的或計劃予以說明。2015年底有媒體消息指出,蘋果在臺灣龍潭科學園區設置實驗室,主要為研發MicroLED顯示技術,試圖搶奪新一代顯示器主導權,以降低對日韓面板廠的依賴。然而,該消息似乎已成業界“不能說的秘密”,至今仍未能獲得證實。
Micro LED顯示技術具優勢,整合感測器拓展應用
Micro LED為微型化LED陣列結構,具有自發光顯示特性,每一點劃素(pixel)都能定址化單獨驅動發光,優點包括高亮度、低功耗、體積較小、超高解析度與色彩飽和度等。相較于同為自發光顯示的OLED技術,Micro LED不僅效率較高、壽命較長,材料不易受到環境影響而相對穩定,也能避免產生殘影現象,但柔軟度及可撓性則遜于OLED。
市面上有些可穿戴顯示設備因亮度不高而影響清晰度,必須拉升效率加以改善,但原本效率較低的OLED會因此增加功耗,MicroLED卻能在同樣功耗下,亮度比OLED高十倍以上。工研院電光所微組裝系統部經理方彥翔博士表示,工研院基于相關理論并經過實測后,認為Micro LED比OLED更適合用于穿戴式產品,待前者技術成熟后,價格也相對更具競爭力。
可穿戴設備與物聯網(IoT)關系密不可分,為因應未來趨勢發展,可穿戴設備勢必得整合更多傳感器(sensor),對空間需求也就更大。方彥翔指出,OLED為提升效率必須將R、G、B子像素排列緊密,在間距變窄下所能置入的傳感器有限;Micro LED間距則足以整合多個感測器,維持可穿戴設備輕薄省電。
方彥翔認為Micro LED技術不光是能用于顯示,也以整合多樣感測器為發展方向,將在可穿戴設備、智能手機等應用扮演關鍵要角,工研院稱之為“微組裝”(micro assembly)技術,預計最快五年內在臺建構相關產業鏈。
2技術開發門檻高,牽動產業鏈發展
蘋果看見LuxVue的Micro LED技術潛力而將之收歸旗下,尤其LuxVue已掌握最關鍵的轉移技術,這也是現階段開發Micro LED最難克服的環節,另包括電路驅動、色彩轉換、檢測、晶圓波長均勻度等,也都是尚待突破的技術瓶頸。LuxVue最初從布局轉移技術專利,之后陸續朝驅動、應用等專利技術拓展,三年來已布下65項專利。
▲LuxVue 轉移技術相關專利圖(圖片來源:Patent)
方彥翔表示,由于Micro LED在IC、檢測、轉移技術和應用各方面,都與現有LED產業鏈大不相同,因此LED廠投入研發Micro LED技術,其實并沒有較占上風。不過,Micro LED一旦開發成功,臺灣半導體、LED產業等都可望受惠,特別是可解決后者產能過剩問題。
目前不僅蘋果積極研發Micro LED技術,其他還包括美國德州理工大學(Texas Tech University)、法國原子能署電子暨資訊技術實驗室(CEA-Leti)、英國史崔克萊大學(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拆分公司mLED等,而臺灣半導體新創公司錼創科技也是其中之一,更與工研院合作開發技術與產品,日前也發表了PixeLED專利顯示技術,接下來的發展令人期待。
▲英國史崔克萊大學拆分公司mLED所開發的Micro LED(圖片來源:mLED)
MicroLED技術及相關產業鏈可望在蘋果帶動下加速發展,未來可望多方應用在智慧穿戴裝置、頭戴式顯示器(Head-Mounted Display,HMD)、抬頭顯示器(Head-Up Display,HUD)、數位看板(Digital Signage)、TV等,其發展潛力備受看好。然而,目前仍有許多技術門檻有待克服,距離技術成熟恐怕還需要數年時間,日后蘋果將如何運用MicroLED顯示技術,又將朝哪些應用開發,在在影響著產業發展,至于有關技術會否如業界所言成為產業救星,值得持續追蹤觀察。
(來源:中關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