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進入今年以來,從國內LED上市公司頻頻發布的2015財報數據可以看到,LED芯片價格的下跌,對芯片企業的營收造成巨大影響,業績虧損也成為不爭的事實。
價格戰和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諸多企業為保持市場占有率、維護主要客戶和經銷商的穩定,不得不跟隨市場大幅降低產品價格,從而導致產品毛利率下滑。
毛利率大幅下降
近期,德豪潤達(002005)披露公告予以回復深交所針對2015年年報的問詢函,深交所首先關注的是毛利率變動情況,要求公司補充披露毛利率大幅下降的原因和合理性。
資料顯示,德豪潤達公司2015年LED行業毛利率為17.23%,同比減少8.72%。
德豪潤達指出,2014年至2015年,公司LED芯片毛利率由30.34%下滑至6.80%。大幅下滑原因為:2015年受全球經濟波動及LED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LED產業鏈各產品價格普遍下滑30%至50%。
同時,價格下降幅度遠遠大于成本的下降幅度,也使得行業整體毛利率呈現不同程度下滑趨勢,國內芯片企業均呈現下滑趨勢。
圓融科技此前發布的2015年度財報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公司營業利潤分別為4920.57萬元、-5585.69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3.52%。2014年、2015 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6426.70萬元、-1549.08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4.10%。
廣東甘化(000576)近期也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廣東德力光電去年受整體經濟環境影響,LED行業增速放緩,且LED上游產品產能供給較多,競爭激烈,整體利潤率明顯下滑。
公司表示,德力光電LED產業規模較小,目前尚處于虧損狀態,未來將堅持以技術領先為導向,走差異化競爭道路,通過產品的技術優勢來拓展和贏得市場。
產業回暖苗頭
毛利下降成為不爭的事實,但另一方面,進入今年以來,LED行業也出現了回暖的苗頭。
3月份,部分LED封裝廠商傳出漲價訊息,微信朋友圈不斷有人曬出來自木林森(002745)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木林森光顯科技有限公司的聯絡函,函中聲明“現因我司原材料成本與人工成本的增加,故對R2121SRGB01產品進行價格上的調整,出貨價統一上調2元/K以上。”
“部分產品上調了10%。”晶臺股份總經理龔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晶臺的部分產品因為進行了升級,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性能與可靠性,加之選用更好的原材料導致成本上升,所以價格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上調。
與此同時,臺灣LED芯片龍頭晶元光電也傳出部分系列LED芯片價格上漲。
據聯合報報導,盡管藍光LED仍供過于求,晶元光電發出部分藍光LED產品調漲的消息,漲幅高達15%。5月上旬,晶電發出調價連絡函給客戶,函中指出各種原物料及人工的成本上漲,已高于產品成本價,因此公司將逐步上調目前銷售的部分系列晶片,以維持良好營運。
“由于產品定價過低,調漲部分商品是為了反映成本,同時兼顧股東利益,客戶收到調漲通知也大多能理解,針對漲價的效益,虧損能夠因此減少。”晶電發言人張世賢針對調漲價格一事表示。
“從封裝廠商漲價,到芯片廠商的漲價,可以看到LED行業整體供需關系正在逐漸改善,LED價格不會出現前幾年斷崖式下跌,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隨著行業景氣度的回升,預計公司的經營環境會有所改善。”分析人士認為。
廠商應對措施
晶電敲出的第一聲漲價鑼,不免讓國內LED廠商也緊張起來。晶電的國內銷售商晶元寶晨光電(深圳)主管表示,“晶電本次的漲價不是全面調漲,而是依產品類別及型號,根據成本核算后所做的調整,目前而言,客戶的反應尚稱良好。”
木林森執行總經理林紀良表示,今年4月份已收到晶電調漲商品的通知,由于提前做出了應對和調整,漲價事件對木林森尚無影響。
對于調價的緣由,林紀良提到,“其實晶電調漲價格,只能說是將過低的價格調回能有合理利潤的價格。從市場來看,隨著顯示屏、小間距市場起量,LED芯片目前出貨緊張,因此也帶動了LED芯片市場的價格上漲。”
而國內芯片巨頭華燦光電(300323),今年也通過多項積極舉措引導企業正確發展,總投資60億元的LED外延、芯片及藍寶石項目,近日在浙江義烏正式啟動開工儀式,同時,與木林森簽訂的15億元合作協議、300萬參股北醒光子、對藍晶科技的收購均是今年以來的重要布局。并且,華燦光電張家港廠區也將沖刺15臺MOCVD開動。
此外,國內芯片廠商澳洋順昌(002245)也表示,LED芯片目前供不應求,總計共30臺MOCVD產能滿載,公司暫無漲價計劃,但不排除后續會進行價格調整。
而圓融科技今年完成對杰生電氣的收購案也帶來較好的借鑒意義,芯片企業在發展主營業務的同時,布局深紫外芯片等新興領域,算是如今LED行業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加劇情況下的較好發展方向。
總體而言,時下各大LED芯片企業正積極采取各種策略予以應對,方式可總結如下:首先、上市公司可利用資本融資便利的優勢,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獲得權益資金;其次、通過技術提升,開發LED新產品(例如倒裝等);第三、逐步打開海外新市場(例如俄羅斯、印度等新興非傳統市場)。
由此,帶來提升銷量、擴寬產品線以至穩定客戶的舉措。業內專家預計,國內LED芯片廠商將會在2-3年內改善經營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