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身處全球首條10.5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TFT-LCD)生產線的建設現場,1198畝的土地上,塔吊林立,機器轟鳴,施工車輛穿梭往來忙碌不息。
自去年12月2日開工以來,這個總投資400億元的項目夜以繼日建設,開啟了全球顯示領域新的里程碑。該項目預計2018年第二季度可實現量產,設計產能為月投入玻璃基板9萬片,不僅引領大尺寸超高清顯示新時代,也將助推合肥邁出打造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堅實一步。
破解中國“缺屏之痛”,合肥新型顯示產業基地勇當“領跑者”,新產業發展風生水起。
2013年,合蕪蚌新型顯示產業被國家批準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
2015年,新站區新型顯示產業獲批全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全年實現產值361.4億元,同比增長57.8%;
2016年一季度,基地實現產值93.1億元,同比增長12.2%。“十三五”期間,按照“培育龍頭項企業—引進大項目—完善產業鏈—培育產業集群—打造產業基地”的發展思路,合肥新站區將以更快步伐邁向產值超千億元的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基地。
“無中生有”,龍頭項目引領產業壯大
一個極具全球競爭優勢的新型顯示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正在合肥脫穎而出。
“面向世界,放眼未來,合肥正堅持把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全市經濟新一輪大發展的先導和支柱來抓,聚焦持續發力。”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不論是規模,還是技術,都在全國占據領先地位,成為新常態下對全市經濟貢獻最大的產業。
2009年4月,京東方6代線項目在合肥奠基。歷經7年發展,與合肥因“屏”結緣的京東方,先后布局了6代線、8.5代線和10.5代線,合肥成為京東方全國產業版圖最重要的一角。如今,京東方6代線全球盈利能力最強, 8.5代線產能居全球前列。
“合肥京東方開工建設全球首條TFT-LCD10.5代線,引領大尺寸超高清顯示新時代,樹立了全球顯示領域新的里程碑。”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合肥區域總經理張羽介紹,合肥10.5代線建成投產后,將提高大尺寸顯示屏的加工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讓消費者購買到更高性價比的大尺寸、超高清彩電產品。
“無中生有”、“小題大做”,從引入京東方落地開始,合肥走出了一條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的精彩路徑。
龍頭企業引領,合肥新型顯示產業基地正加速推動具有引領性、牽動性的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壯大基地規模和實力。
康寧玻璃、晶合12英寸晶圓、惠科3000萬臺液晶電視機配套生產項目……在這些重大項目的輻射帶動下,目前基地正在推進的重點項目達37個,總投資1428.41億元;在建項目20個,總投資1149.22億元。
合肥的新型顯示產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快速集聚,向世界一流對標,向價值鏈中高端迅速攀升。一個個世界級龍頭企業的培育壯大,加速了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基地成長步伐。
隨著產業項目加快建設并陸續發揮效益,合肥新站區新型顯示產業基地的規模、實力和競爭力正在持續實現躍升。預計今年該基地將完成產值400億元,進一步鞏固提升在全國行業中的規模優勢,朝著千億元產值規模不斷邁進。
互利共贏,上下游產業鏈做優做全
“基地內京東方、彩虹、樂凱、三利譜等行業龍頭企業已成為科技創新的引領者,基地規模、創新能力、本地化配套水平等方面都處于全國領先地位。”新站區經貿局綜合處負責人范宏告訴記者,以龍頭企業為依托,大批上下游配套、服務及周邊企業紛至沓來,基地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
合肥樂凱是第一批落戶新站區新型顯示產業基地的核心配套企業,也是中國第一塊光學膜材料誕生的企業。看到日趨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合肥樂凱科技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永寬發出贊嘆:樂凱扎根合肥十年,親歷了新型顯示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隨著上下游產業鏈的不斷完善,企業間相互合作、交流和學習的空間更大,發展機遇也更多。
目前,合肥已成為國內面板產能最大、產業鏈最長、技術水平一流的集聚發展區。以京東方為龍頭的新型顯示產業集群,已形成以6代線、8.5代線和在建的10.5代線為核心,彩虹與康寧玻璃基板、樂凱光學膜、三利譜偏光片等為關鍵配套,聯寶筆記本電腦、長虹整機、惠科整機等為終端應用,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面板和下游終端整機等在內的完整產業鏈。
新站區新型顯示產業基地還計劃在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引進更多企業,形成更大規模的產業集群。目前,新站區正在積極打造為新型顯示產業高度配套的特色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同時瞄準硅片、封裝材料、工業氣體等上游的產業領域加快突破,實現“從沙子到整機”的全產業鏈整合。
未來,基地將放眼全球顯示產業發展大局,聚焦大企業、大集團,緊密跟蹤新技術、新產品,致力打造涵蓋面板(京東方)、核心材料(康寧、彩虹液晶、樂凱、三利譜)、關鍵零部件(翰博高新、江豐)、基礎裝備(欣奕華)、終端生產(惠科、長虹、京東方整機)等環節的全產業鏈,提升產業配套能力,打造全球化的產業協作體系,最終實現建成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基地的目標。
創新驅動,瞄準新型顯示技術最前沿
有著“世界三大彩卷之一”之稱的樂凱膠片享譽全球,曾一度與柯達、富士抗衡,但不敵數碼影像技術,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如今,走進合肥樂凱科技產業有限公司一樓展示大廳,從早期膠卷到現在各種高性能的光學薄膜……一家企業轉型升級的發展史展現在人們面前,埋頭耕耘的合肥樂凱,已經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具備光學級聚酯薄膜及功能膜材料科研開發與生產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
作為“點亮”液晶顯示屏必不可少的核心材料,合肥樂凱將光學薄膜創新打造為發展的源動力,在發展征途中砥礪前行。目前,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超過4%。2011年在合肥成立了全國唯一一家高性能膜材料專業研究機構,最新研發的復合膜則填補國內空白,打破了全部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面。
“今年一季度,憑借新產品的出色市場表現,公司完成銷售收入超過2.6億元,同比增長26%以上。”楊永寬說,合肥樂凱在國際光學薄膜領域也占有一席之地,成為京東方、海信、三星、LG等國內外知名液晶平板顯示企業的供應商。
創新是城市進步的靈魂,也是企業興旺的動力。張羽介紹說,合肥京東方擁有2000多人的研發和技術隊伍,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的技術創新成果:研制成功全球最大尺寸65英寸金屬氧化物超高清顯示屏;研發制造最大尺寸的55英寸超高清AMOled顯示屏,讓國內大尺寸液晶顯示面板實現了新的技術進步。
樂凱、京東方……基地內這些行業龍頭企業紛紛成為科技創新的引領者,在面板、核心配套等領域破浪前行。日漸提升的產業創新能力,使合肥成為全球新型顯示產業的創新源。
科研實力是創新的依托,而這離不開企業研發平臺的建設。目前,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發展集聚基地集中了各類國家、省級研發平臺30多個,僅2014年研發投入就超過9億元,申請專利近2000項。下一步還將建設一批研發平臺,攻克柔性顯示、激光顯示等新技術。
在創新引擎的驅動下,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基地漸行漸近。
政策扶持,護航新興產業強勢崛起
今年是合肥樂凱成立的十周年,展示大廳記錄著十年來企業發展的不凡之路。
“當初在落戶合肥前,樂凱曾考察蘇州、武漢等多個地方,最終還是選擇了合肥。”合肥樂凱科技產業有限公司黨群工作部主任陳鐵兵坦言,“適宜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自不用說,但我們更為合肥市政府招商引資的誠意所打動。十年來合肥樂凱不斷發展壯大,說明我們當時選定合肥非常有眼光。”
招商引得“鳳凰”來,資金和政策支持便是“好梧桐”,留住企業長遠發展。截至2015年12月31日,安徽省新型顯示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專項引導資金已全部撥付到位。全年市區兩級財政共拿出4.23億元資金針對基地產業鏈關鍵環節項目、研發平臺建設予以支持。
“真金白銀”扶持,市政府還以金融手段切入資本市場,設立海通新興產業基金、安徽健安潤華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基金、合肥中興合創半導體投資基金,總額共計14.5億元。今年1月,又設立合肥芯屏產業投資基金,基金預計分三期募集不低于230億元,用于合肥京東方10.5代線及12英寸晶圓制造基地等新型顯示產業基地重大項目投資。
助推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合肥除了資金支持之外,更重磅推出產業扶持政策。省、市政府相繼制定出臺了針對產業鏈關鍵項目、研發平臺建設、固定資產投資、技術改造、人才培養引進、投融資、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廣等領域的系列政策,在各方面給予政策、資金支持。
一攬子優厚的政策,吸引了眾多企業入駐。范宏介紹,基地對引進的重大項目和大型企業實行“一事一議”優惠政策,優先在計劃安排、土地儲備、用地預審、土地供應等方面給予支持,對獲得國家經費支持且能在本地產業化的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項目,按照一定比例給予配套補助。
今年2月,新站區還出臺新政,對企業建立技術創新平臺和開展技術創新,引進高層次人才給予適當補助;對中小創新和創業團隊,給予一定的辦公用房租賃補貼。此外,政府機構在同等情況下優先采購本地新型顯示產品,對購買新型顯示技術成果并實施轉化的本地企業,經審核后給予一定資金補貼。“可以這么說,這些政策為進駐企業樹立起了發展的信心,注入了繼續前進的動力。”范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