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日東山精密晚間發布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公司通過境外子公司以現金方式合并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MFLX公司。這是今年LED行業自三安光電之后的又海外并購事件,然而這并不是最后一次。
自去年以來,LED行業里并購案頻繁發生,隨著產業不斷整合,兼并購將會不斷增加。目前,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中國LED企業漸漸把眼光放得更長遠,開始意識到一家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僅僅依靠內生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同樣也需要借助并購的外力,內力外力相得益彰,方能錦上添花。因而,一批上市企業在積累了生產制造、市場開拓、資本積累等實力之后,除了布局國內市場,還繼續向海外擴張,想要通過整合來做大企業規模、通過跨境收購來實現企業的多元化發展。與此同時,隨著國外技術、專利逐漸轉化為國內資源,國內LED產業鏈上優秀企業走出國門的意向愈發增強,境外LED產業鏈企業和渠道的整合將被提上日程。
近年來LED海外并購事件
華燦光電2290萬元認購韓國株式會社Semicon Light
2014年11月,華燦光電香港全資子公司HC SEMITEK LIMITED認購韓國株式會社Semicon Light新發行股票40.26萬股完畢,公司因此間接持有Semicon Light總股份的10%。根據此前公告,Semicon Light專注于LED芯片的研發、制造和銷售。華燦光電在認購該公司股份前不持有其股份。雙方確定,Semicon Light股份的認購價格作價每股9500韓元,合計約為人民幣2290萬元。向華燦光電增發40.26萬股后,Semicon Light總股數增加到402.62萬股。華燦光電稱,此次交易有利于公司進一步擴大國際上高端市場的銷售規模。
利亞德10億收購美國顯示巨頭平達電子
2015年8月17日,利亞德發布公告稱,公司將通過位于美國的全資子公司對平達在NASDAQ上市的股份進行全額收購。利亞德方面表示,此次收購旨在加速公司的全球化戰略布局,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并有利于加速LED小間距電視向海外市場的滲透,全面迎接LED小間距電視的爆發期。收購完成后,公司將與平達協商,對境外資源和業務重新規劃布局,實現雙方協同效應,力爭實現公司境內境外業務營收與利潤高速均衡發展的戰略目標。
三安光電合并環宇通訊半導體
3月11日早間,三安光電發布《對外投資提示公告》,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廈門三安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擬以自有貨幣資金合計2.26億美金總價合并環宇通訊半導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GCS),取得GCS以完全稀釋基礎計算的全部股權。三安光電表示,與硅基半導體相比,中國大陸的化合物半導體技術與海外差距更大,海外并購成為彌補差距的有效手段。
東山精密擬40億并購美國上市公司MFLX
東山精密2月22日晚間公布,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5億元,用于收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MFLX公司100%股權,以及補充流動資金。根據方案,東山精密將通過全資子公司香港東山,在美國特拉華州投資設立一家全資子公司Dragon Electronix Holdings Inc.(即“美國控股公司”),并通過美國控股公司于美國特拉華州投資設立一家全資子公司Dragon Electronix Merger Sub Inc.(即“合并子公司”)。合并子公司與MFLX公司將于交割條件全部滿足后依據美國特拉華州相關法律進行公司合并。MFLX公司將作為合并后的存續公司,并成為東山精密的一家間接全資子公司。本次合并完成后,MFLX公司的普通股股票將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
LED企業矚目海外市場 海外并購之路才剛起步
近年來,國內市場“僧多肉少”的發展現狀,讓很多的LED企業將目光轉向了海外市場。根據2015年海關最新數據統計顯示,僅前五個月,中國出口led顯示屏金額達到2.6億美金,出口數量達44萬臺。
隨著LED企業海外市場開拓加快,海外業務確實飛速增長,如利亞德在201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中指出,截至公告發布日,公司的海外訂單已經達到了1億元,并將全年海外訂單目標鎖定在了5.5億元;洲明科技在2015年上半年,海外市場實現收入44,860.10萬元,占據了整體應用收入的過半份額(報告期內整體營收為入62,411.99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7.50%。
也正因如此,促使了更多的LED企業走向海外市場,而對于資金雄厚的企業而言,海外并購無疑成為了LED企業走向海外的一種途徑。
當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路徑逐漸清晰,中國LED企業的海外并購也會逐漸成熟并常態化,這是中國經濟逐漸發展壯大的必然產物。但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并不均衡,商業規則千差萬別,中國LED企業走出去,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安全、風險等方面的挑戰。
如果說LED企業早期的海外并購還屬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那么現今在逐漸積累了經驗后則需要更加平和的心態。而從理性收購、防范風險的角度出發,不光是企業要想清楚海外并購的方式和意義。當然,如今中國LED企業的海外并購之路才剛剛啟程,未來很多大中企業都將有可能面臨海外收購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