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微發光二極體顯示器(Micro LED Display)作為新一代的顯示技術,其結構是微型化LED陣列,也就是將LED結構設計進行薄膜化、微小化與陣化,使其體積約為目前主流LED大小的1%,每一個畫素都能定址、單獨驅動發光,將畫素點的距離由原本的毫米級降到微米(micron)級。
Micro LED優點包括低功耗、高亮度、超高解析度與色彩飽和度、反應速度快、超省電、壽命較長、效率較高等,其功率消耗量約為 LCD 10%OLED的50%。未來甚至可接合在軟性基板上,實現有如OLED般可撓曲特色,應用范圍更廣更多,而與同樣是自發光顯示的OLED相較之下,亮度比其高30倍,且解析度可達1500 PPI(像素密度),相當于Apple Watch采用的300 PPI OLED面板的5倍之多,另外,較佳的材料穩定性與無影像烙印也是其另一大優勢。
當前Micro LED的發展主要有兩種趨勢。一個是索尼公司的主攻方向——小間距大尺寸高分辨率的室內/外顯示屏。另一種則是蘋果公司正在推出的可穿戴設備(如Apple Watch),該類設備的顯示部分要求分辨率高、便攜性強、功耗低亮度高,而這些正是Micro LED的優勢所在。
在此背景之下,2016年Info Comm展上,國際巨頭索尼展示了他們的“CLEDIS”技術,憑借其極佳的色彩表現力和無懈可擊的細節顯示,得到了廣泛好評。
索尼“CLEDIS”(Crystal LED Integrated Structure)技術其實就是我們經常耳聞的小間距led顯示屏技術,采用微型LED發光體。據介紹,索尼在展會上展示了基于點間距為1.2mm的小間距led顯示屏。其技術目前面向商業應用市場推出,憑借其超高亮度、無縫拼接和顯示尺寸幾乎沒有界限等優勢,索尼“CLEDIS”技術在戶外也能帶來震撼的視覺效果,不必擔心環境光線的影響。同時,索尼“CLEDIS”也能很好的滿足高端顯示應用領域的需求,比如博物館畫展等對顯示要求嚴格的領域。
同時,蘋果公司專攻Micro LED的小尺寸應用,看上了Micro LED顯示技術公司 LuxVue Technology,蘋果公司于2014年5月收購LuxVue,取得多Micro LED專利技術,欲加快布局相關技術專利。LuxVue已在2015年11月申請微型裝置穩定技術專利,該專利技術含一特殊穩定層,可穩固承載基板上的微型裝置陣列,如微型化LED裝置、微型晶片等,確保其在轉移的過程中,能夠維持平穩狀態,這也是先前業界開發Micro LED所遭遇的瓶頸。而這項專利的曝光,顯示了LuxVue公司已經跨過Micro LED最關鍵性的轉移技術門檻。
由于 Micro LED技術問題的限制,實現相關應用還有一段路要走,尤其手機與電視顯示應用的門檻很高,至少要三、五年時間才可能解決。預計最快2017年就會出現 Micro LED 應用原型,依現況看來,又以穿戴式裝置、室內顯示螢幕最快實現,也就是目前蘋果和索尼各自發展的應用領域。蘋果有望在2018年推出Micro LED穿戴裝置,索尼則宣稱會在2017年實現拼接型室內顯示螢幕“CLEDIS”量產目標。
由此可見,雖然目前Micro LED技術擁有其諸多的勢,引得蘋果和索尼兩大巨頭都大力發展,但是距離實際應用和量產還需要相當一段時間來發展。整體上來看,Micro LED技術任重道遠,還需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