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回首2016年 得益于技術的積累與發展 小間距led顯示屏市場呈現出一片火熱的景象, 主導創新顯示的異形屏 透明屏 等新興細分市場亦呈現出一片好景象,市場的火爆得益于技術的創新發展, 隨著智能時代的來臨,led顯示屏亦開始向著更高清,更穩定,低耗能,更加人性化的方向發展,AR/VR、裸眼3D等新興技術勢必成為與led顯示屏技術相結合的新方向,另外隨著Micro LED等新型LED顯示技術持續發酵,或將引起led顯示屏技術革新,未來led顯示屏將又是什么一番景象?我們將在接下來的篇幅里回眸2016led顯示屏技術方面的一些熱點。
4K元年,led顯示屏更清更真
近年來小間距屏在室內運用大受歡迎,4K led顯示屏也順勢而出,成為行業關注的熱點。小間距LED屏具有寬色域、高亮度等優勢,而4K超高清顯示屏擁有更廣闊的色域,更明朗的對比度以及更完美的可視角度,能滿足企業辦公及用戶家用對色彩、亮度、清晰度的高標準要求,成為企業和用戶購買選擇時的應用首選。
以前4K圖像處理的最大難題是CPU無法滿足快速處理、存儲4K畫面所擁有的龐大數據。現在圖像的分辨率越來越高,之前都是1080P畫面,速率是148.5MHZ,但是達到4K2K的時候,速率達到297MHZ,數據帶寬也會成倍增加1080P的時候是3G,達到4K2K的時候是6G,芯片處理數據的時候就會變的非常慢,這種情況下單芯片無法處理這么大的數據量,當前市場上LED視頻處理技術雖然可以切入4K2K信號,但是后端輸出大多仍然是2K1K輸出,數據在傳輸到led顯示屏端呈現的時候圖像會被壓縮,從而產生失真的現象。
為了做到4K超高清顯示,對顯示屏周邊的設備要求也很高,尤其是其核心的視頻處理器對各類信號快速便捷的處理以及切換,對畫面截取縮放、多畫面顯示等功能。
4K led顯示屏雖然經歷了近兩年的發展,但是2016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4K LED元年。雖然以前也有一部分企業聲稱能批量生產4K led顯示屏,但那只是“假4K”,其后端輸出和芯片處理能力遠遠達不到4K的要求,顯示效果也不能達到4K所應有的清晰度,現在隨著技術進步和更加清晰的觀感體驗,2016年4K led顯示屏已經實現了技術上的重大突破。
分辨率
分辨率這個參數對于顯示設備而言擁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同尺寸屏幕大小的情況下,分辨率越高意味著屏幕畫面更加細膩,即能夠將畫面的細節呈現得更加清晰,如圖像以及文字等等,能大大增加用戶的視覺體驗。在Rec.2020標準中,單個像素的寬高比為1:1,按照從左往右、從上至下的順序進行像素尋址。
① 超高清4K:水平清晰度3840,垂直清晰度2160,寬高比16:9,總約830萬像素
②超高清8K:水平清晰度7680,垂直清晰度4320,寬高比16:9,總約3320萬像素
而在目前國內的led顯示屏技術中,暫未出現超高清8K led顯示屏,8K 顯示屏輸出技術還遠遠沒有成熟。
數字量化
超高清LED電視量化水平有整型10-bit和整型12-bit兩種,分別對應超高清4K和超高清8K 。
① 10-bit:在10位二進制數中(對應十進制數0~1023),額定黑位64,額定峰值940;當黑位溢出時,利用4~63進行延拓;峰值溢出時,利用941~1019進行延拓;0~3和1020~1023作為時間參考數。量化顏色數約10.7億。
② 12-bit:在12位二進制數中(對應十進制數0~4095),額定黑位256,額定峰值3760;當黑位溢出時,利用16~255進行延拓;峰值溢出時,利用3761~4079進行延拓;0~15和4080~4095作為時間參考數。量化顏色數約687億。
led顯示屏目前正在針對4K進行深層次的探究和創新,未來隨著led顯示屏技術的不斷提高和創新,4K LED產品也將給觀眾帶來更清更真的觀感體驗。至于方興未艾的8K技術,國內還沒有到達相應的技術水平和配套設施,但是可以相信的是,隨著對于更清更真觀感體驗的不斷追求,8K顯示技術未來可期。
快門式3D技術突破“視點”局限
隨著led顯示屏的間距越來越小,分辨率越來越高,使得屏幕的功能和應用領域不斷豐富和拓展。因此,在這其中對于色彩、亮度、對比度要求更高的4K、3D等概念也應運而生。如今,3D高清LED屏就已經走進公眾視野。
與其他的3D屏幕相比,3D led顯示屏像素可自身發光,具備亮度更高、色彩更鮮艷、對比度更高、超輕薄等特點,擁有自然舒適的視野和更為寬廣的可視角度,在很多特定場所前景廣闊。到了今天,小間距屏幕加上3D技術,實現了更好的顯示效果,同時伴隨3D技術革新,現如今已在逐步彌補裸眼3D技術在led顯示屏運用的缺點,也為3D LED市場的推廣開啟了更大的潛力。
目前的3D技術可以分為眼鏡式和裸眼式兩種,眼鏡式3D技術可分為色差式、快門式和偏光式(也叫色分法、時分法、光分法)三種,而裸眼式3D技術可分為透鏡陣列、屏障柵欄和指向光源三種,每種技術的原理和成像效果都有一定的差別。
快門式3D 技術,效果出眾
3D顯示控制方案具有許多獨特的優勢,它采用最適合led顯示屏的快門式3D技術,采用主動式成像模式,無需復雜的周邊設備即可擁有最出色的3D顯示效果,支持高顯示分辨率的特點,同時資源相對較多,廠商也大力宣傳推廣,是目前國際領導品牌普遍采用的主流技術。
快門式3D主要是通過提高畫面的刷新率來實現3D效果的,通過把圖像按幀一分為二,形成對應左眼和右眼的兩組畫面,連續交錯顯示出來,同時信號發射器將同步控制快門式3D眼鏡的左右鏡片開關,使左、右雙眼能夠在正確的時刻看到相應畫面。這項技術很輕松地讓用戶享受到真正的完美的3D效果。
打破偏光式局限,實現高清顯示
目前3D影院多采用的是一種偏光式3D,其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光線造成的視覺差,而led顯示屏廠家在大力研發的裸眼3D顯示屏大部分成品都會有視角限制的缺陷,這影響了觀眾的觀影體驗,削弱了觀影的真實代入感。
如今多家企業都在研發、生產裸眼3D led顯示屏,在這個過程中最關鍵的技術點在于“多視點”的設計,它使得觀眾無論站在哪個位置都能看到3D的效果。
偏光式3D技術受偏光原理的影響,很難實現真正的全高清分辨率3D影像。快門式3D技術能夠保持畫面的原始分辨率,支持高清分辨率的顯示畫面,可完美呈現真正的全高清3D顯示效果。與偏光式3D不同,快門式3D技術能夠還原畫面的原有分辨率,可輕松享受全高清3D影像,突破原來的裸眼的“多視點”站位的局限。
3D顯示技術在led顯示屏的應用大大改變了人們視覺體驗,同時也給led顯示屏市場產生了巨大沖擊,面對3D技術的沖擊,傳統2D LED拼接屏供應商的生存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同時各商家為了維持銷售額,無可避免的需要采用降低2D led顯示屏售價的手段,來延續自身的競爭力,但是這也并非是壞的,這將促使一些led顯示屏廠商專注于細分市場,有助于整個行業的進一步細分與擴大,同時也能促進3D LED技術的推廣和突破。
異形屏軟模組隨心所塑
LED電子顯示屏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與成長崛起的階段,現如今led顯示屏市場呈現出巨大的變化,除了傳統的信息展示等作用外,在外形上的要求也進一步提升,為了更好的滿足外形美觀多樣化和使用要求,隨之產生了LED異形顯示屏。
LED異形屏是在LED電子顯示屏的基礎上改造成的特殊形狀的LED電子顯示屏,不同于常規LED電子顯示屏矩形、平面板狀的外形,它的形狀各異,有圓弧、曲面、四方六面體、字母以及其他不規則的造型。以形狀區分,LED異形屏大致有以下幾類:
一、LED異形顯示屏——球形屏
LED球形屏360度全可視角度,全方位播放視頻,任何角度都能感受到良好的視覺效果,無平面視角問題。同時它也可以根據需要把球形物體如地球,足球等直接影射到顯示屏上,讓人感覺惟妙惟肖,廣泛應用于博物館、科技館、展覽館。
二、LED異形顯示屏——LED視頻標識
LED視頻標識采用不同規格的特制的LED模組組裝而成,不受屏體大小限制,可以靈活拼裝成客戶任意需要的文字、圖形及LOGO等,應用于大樓樓頂、知名企業、銀行證券、市政建設、地標建筑等,可提升企業的商業價值。
三、LED異形顯示屏——LED魔方
LED魔方通常由六個LED面組合成立方體,也可以異形拼接為幾何造型,面與面之間實現了最小縫隙化完美連接。可以在周圍任何角度進行觀看,擺脫了傳統平面顯示屏的觀感,適合安裝在酒吧、酒店或者商業地產的中庭位置,能夠給觀眾全新視覺體驗。
四、LED異形顯示屏——圓弧形led顯示屏
顯示屏顯示面為圓柱曲面的一部分,其展開圖為矩形。
LED異形顯示屏的出現,打破了大屏幕拼接系統只能拼接為單一的矩形形狀,它可以隨意拼接成各種不規則形狀來顯示一些極具創意的內容,不但能第一時間吸引受眾者的眼球,從而達到更好地宣傳效果,同時也更好地拓展了led顯示屏拼接的應用范圍。
LED異形屏對研發能力和生產工藝要求較高
相比常規的LED電子顯示屏,LED異形顯示屏更注重結構上的突破。目前LED異形屏模組主要有扇形、弧形、圓形和圓柱形、三角形等結構形式。相比常規 led顯示屏,LED異形屏偏向于有特殊需求的用戶,目前主要應用在演藝場所、戶外傳媒、展館廣場等環境。由于LED異形屏外觀各異,結構互不相同,因而 對生產廠商的技術要求也更為嚴苛。如果廠商技術不過關,拼接出來的LED屏幕會因拼縫間隙過大、拼接面不連續而造成的外觀不平整等諸多問題,從而影響觀看效果,破壞整體設計的美感。而更重要的是,LED異形屏的電路和結構的設計復雜,對生產廠家的研發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軟模組的出現讓LED異形屏擁有了更好的造型能力
在之前較長一段時間內,LED異形屏都是傳統矩形平面模組拼裝或者包邊來實現,最常見的LED異形屏就是大弧度的弧形屏和平面圓形屏。在顯示屏弧度很小、顯示形態更復雜的情況下,則不能很好的解決拼縫和平整度,造成顯示屏顯示不一致、馬賽克等問題,使得顯示屏整體效果不佳。
軟模組led顯示屏具有薄型、輕量、體積極小、高像素密度、可顯示彎曲面、安裝成本低等特性,可實現各種屏幕形狀的顯示需求,提供多種屏幕尺寸、清晰度,此外還可以按照用途設計出重視特性(對比度、色斑、混色性等)的色排列。
目前性能最佳的360度軟模組顯示屏,具有傳統平板型的led顯示屏無法比擬的優勢,采用旋轉掃描機制和精密的時空結合控制技術,有效擴展視角空間,多畫面同步顯示,徹底消除觀賞死區,可滿足360度全范圍內完整圖像內容的展示,是展覽場館、室內外廣告屏、機場車站及其它公眾場合等眾多媒體發布展示場所的新寵。在技術方面,由于是動態地掃描刷新屏幕,使用了較少的發光器件,壽命相應得到延長,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隨著異形屏和軟模組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及企業制造工藝的不斷進步,目前基本可以滿足客戶對于多種形狀顯示屏和不同場景下的不同需求,可以稱得上隨心所塑。今后,相信未來城市景和觀娛樂設施等會隨著異形屏和軟模組技術的使用而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Oled顯示屏尚難飛入百姓家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中文名為有機發光二極管,是一種與液晶顯示發光原理不同的顯示技術。OLED顯示技術與傳統的LCD顯示方式不同,無需背光燈,具有自發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而且Oled顯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輕更薄,可視角度更大,并且能夠顯著節省電能。
Oled顯示屏由于同時具備自發光,不需背光源、對比度高、厚度薄、視角廣、反應速度快、可用于撓曲性面板、使用溫度范圍廣、構造及制程較簡單等優異之特性,成為目前備受追捧的產品。
事實上,OLED屏已經走進現實,并得到商業應用。有手機巨頭推出OLED曲面屏手機,收獲不少粉絲,取得良好的市場反應。也有電視巨頭推出OLED屏電視,畫質更好,引領著彩電的高端市場。
近期,柔性Oled顯示屏也步入人們的視野,最近來自韓國科學技術院國(KAIST)和材料技術公司 Kolon Glotech 所組成的研究團隊在柔性Oled顯示屏上取得了相關突破,他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的”能像衣服穿在身上的Oled顯示屏。
此前柔性OLED技術存在顯示屏容易受到磨損的缺點,但是KAIST和Kolon Glotech 的研究團隊就找到了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他們研發了一種新技術,就是將 OLED 屏幕附在一種類似玻璃的材料上面,這樣既保持了其像布料般的柔韌性,又不容易變形,從而解決了柔性Oled顯示屏的持久性問題。
以這種方式制作的Oled顯示屏,在使用的情況下有超過1000個小時的壽命時長,當閑置不用時壽命時長超過3500個小時。作為比較,據說現在OLED電視面板有60000-70000小時的可用時長。
雖然這項技術何時將投入商業應用還未可知,但是諸如LG、蘋果等一些公司已經把目光聚集到這項技術之上。雖然目前還存在如何保證其耐用性,以及內部一些不能被折疊的零部件等難題。
不過在現階段,Oled顯示屏行業還存在著不少痛點。OLED屏的壽命往往不到液晶顯示屏的一半,有多少消費者會買一臺壽命只有三五年的OLED屏電視呢?由于生產成本較高,制作工藝復雜,OLED屏產品的價格居高不下,雖然Oled顯示屏優點顯而易見,但是由于昂貴的價格和使用壽命較短的缺點,讓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OLED屏產品距離飛入尋常百姓家還有很長的時間要走。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技術革新,OLED屏將在智能手機、智能電視、可折疊、可穿戴電子產品等領域大放異彩,人們將會因此技術得到更高質量的視覺體驗。
VR/AR與LED結合,帶來如臨其境體驗
最近一年,伴隨著大量風險資本以風卷殘云之勢入侵VR/AR產業投資,大眾對這個領域的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根據艾瑞咨詢預計,到2020年時VR/AR行業的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300億和1200億美元,頭戴式VR硬件2020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8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00%。在這樣一種R風暴下,一些led顯示屏企業也已經嘗試在研究搭載VR/AR技術,步入二次元的顯示時代。
提起2016年最火的黑科技,無疑就是VR(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和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技術了,各行各業都期望與之結合拓展行業縱深,那么對于LED和VR、AR、體感互動等新興技術結合,又有哪些技術突破呢?
VR元年 LED巨頭進軍
步入2016年,圍繞著“下一代計算平臺”,國內外興起一股虛擬現實熱,VR強勢的進入了我們的實業,從顯示設備、輸入設備、內容制作工具、應用開發、游戲開發、影視制作、傳輸技術、云服務、媒介、分發,國內外創業者正在打造日益完整的虛擬現實創業生態。
2016年,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加速進入人們視野,VR技術提供了無與倫比的沉浸式體驗和代入感,把用戶從游戲、電影等內容的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在專業視聽、廣播電視、電影、游戲等各多個領域都廣受推崇。
AR初體驗 切入戶外實現實時互動
早在2015年上海國際LED展上,齊普光電就已經成功運用AR增強現實技術,在虛擬場景中增加現實的人,led大屏幕實現虛擬場景與真實人物互動。攝像頭前的觀眾自動拉到顯示屏中與屏中的虛擬場景互動,增加廣告的商業價值。
那么什么是增強現實?增強現實AR,是在虛擬現實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技術,也被稱之為混合現實。是通過計算機系統提供的信息增加用戶對現實世界感知的技術,將虛擬的信息應用到真實世界,并將計算機生成的虛擬物體、場景或系統提示信息疊加到真實場景中,從而讓用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從里約奧運閉幕式,大家看到了目前顯示領域的最尖端技術AR,LED小間距顯示技術與當今世界上最尖端 AR現實增強,VR虛擬現實技術和體感人機互動技術的容合,走出一套全新的商業顯示系統,這樣的技術已走在世界的前列,目前很多 LED顯示公司都在研究部署AR/VR與自身的技術融合。
隨著廣告3.0時代的來臨,過去單純的戶外LED廣告轉播將會日漸失色,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多元化的體驗,傳播質量更高的“場景營銷”和“事件營銷”將會越來越火熱,成為未來被大眾喜歡的廣告方式。通過AR技術,廣告主的產品和品牌不但會通過大屏幕與消費者形成很好的互動,經過一段時間對大眾目光的吸引,也能進一步成為場景營銷的聚集地。
另外,通過結合時下熱點,這種互動也可能在視頻網站上形成飛速的傳播,在網絡上產生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傳播效益。
在這種背景下,led顯示屏制造企業如何幫助廣告運營商從播控管理到屏幕周邊管理成為一個技術上的難點。屏幕周邊要將連接技術、數據采集、人群管理有機結合起來,使屏幕和消費者的鏈接更有效,并持續提升屏幕下消費者對VR/AR技術的體驗,讓消費者有種如臨其境的感覺,最終讓led顯示屏成為消費者生活軌跡中重要的一環。
(來源:搜搜LED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