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實現專利申請由多向優、由大到強轉變,是推動專利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國家知識產權局為規制現實中出現的一些新的、比較突出的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進一步提升專利質量,于2016年8月啟動了《關于規范專利申請行為的若干規定》(下稱《若干規定》)修改工作。國家知識產權局經過認真研究,并征求地方知識產權局、企業和專利代理機構意見,形成了《關于規范專利申請行為的若干規定修改草案(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于12月6日公開征求意見。日前,本報記者就征求意見稿中修改的內容,對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專訪。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修改《關于規范專利申請行為的若干規定》,并公開征求意見——
規范專利申請 提升專利質量
問:國家知識產權局為何對《若干規定》進行修改?
答:從宏觀層面來說,《國務院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解決知識產權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問題。
在實踐中,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07年出臺了《若干規定》,其中列舉了2種典型的非正常專利申請的行為,并提出了相應的處理措施。從操作層面來看,《若干規定》的實施對于遏制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發揮了一定作用,但是現實中又出現了一些新的、比較突出的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需要予以規制,以進一步提升專利質量。
問:此次針對《若干規定》主要做了哪些修改?
答:一是增加了非正常專利申請的行為方式,二是增加了針對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的處理措施。
問:征求意見稿增加的非正常專利申請的行為方式有哪些?
答:《若干規定》中,非正常專利申請的行為涉及提交多件內容明顯相同或者明顯抄襲現有技術或現有設計的專利申請。
現實中出現的新的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主要包括:將不同材料、組分、配比、部件等進行簡單替換或者拼湊后提交多件專利申請;以編造實驗數據或者技術效果的方式提交多件專利申請;通過計算機技術隨機生成產品形狀、圖案或者色彩等類似手段提交多件專利申請。除此之外,現實中還存在個別單位或者個人代為撰寫、幫助他人提交非正常專利申請的情形,因此,此次修改將幫助他人提交非正常專利申請的行為也納入征求意見稿中。
問:為加大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的力度,征求意見稿增加了哪些處理措施?
答:《若干規定》中對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規定了6項處理措施。為了進一步增強威懾作用,征求意見稿加強了對于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的處理,對提交非正常專利申請情節嚴重的申請人,在不予減繳專利費用、要求進行補繳的基礎上,視情況自本年度起5年內不予減繳專利費用;對于享受地方資助和獎勵的申請人,除建議各地方知識產權局不予資助、獎勵、進行追還外,視情況建議自本年度起5年內不予資助或者獎勵;對于進行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的申請人、代理機構或者幫助他人提交非正常專利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規定將相關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問:公眾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對征求意見稿提出意見?
答:公眾可在2017年1月6日前,通過網絡、電子郵件、傳真或信函等方式提出書面修改意見或建議。